企業綠電需求若渴 搶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80億度電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3年8月27日電)企業綠
電需求若渴,根據經濟部最新資料,2030年台灣企業
所需綠電高達318億度。能源局指出,供需媒合上,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期9GW可供應360到380億度電,
除且具價格競爭力,併網年度自2026至2031年,正是
滿足RE30的主力來源。

綠電趨勢不可逆,台灣企業除響應RE100,作為國
際品牌供應鏈一環,綠電需求持續攀高,經濟部8月
完成最新調查,這次盤點對象除了製造業、外商、中
小企業,還納入基於ESG要求,而延伸綠電需求的大
型商業服務業、金融業。

根據盤點結果,2030年台灣企業要滿足RE30,所需
綠電高達318億度以上,較前一年增加60億度;若要
2050年前滿足RE100,則在2040年前需求上看1000億
度。

標準局官員表示,未來「範疇三」會是最大宗的減
碳需求,也就是企業的上下游供應商、產品生命週期
的排放、員工通勤及出差、物流運輸等造成的排放。
舉例來說,台灣電子五哥除了是國際品牌的範疇三,
單看自身用電,則是範疇二(電力間接碳排)用電最
多,綠電需求壓力可想而知。

事實上,「範疇三」排放不但影響高耗能、製造
業,連服務業、賣場、金融、租賃等,隨著減碳目標
接近RE100,需要綠電的買家會呈等比級數成長。

能源局官員表示,未來20年比較有價格競爭力的綠
電,大規模的提供者仍是離岸風電及少數光電案場,
特別是區塊開發3期的固定式離岸風場,9GW可供應
360到380億度電,供給量明確,且併網年度自2026至
2031年,正是滿足RE30的主力來源,價格也符合台灣
需要綠電廠商的需求。

反觀目前包括地熱或浮動式風電等技術,因技術尚
未明確,初期仍以躉購費率方式推動,價格會比離岸
風電高昂許多,地面型太陽光電則規模仍有其限制,
有競爭力的大案場相當有限。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