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PCB產值估年減16% IEK:明年有望恢復成長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3年8月28日電)研調機
構IEK指出,大環境不佳,今年上半年台灣PCB產業
鏈產值年減22.2%;但認為今年還是有旺季,只是力
道不明顯,預估第3季PCB產值將季增19%、年減
20.7%,全年產值將年減16.8%,估2024年恢復成長。

「庫存風暴,台灣電路板技術優勢挺壓力」線上論
壇今天登場,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
(IEK)分析師張淵菘分析印刷電路板(PCB)產業
現況,並提出今、明年展望。

張淵菘說明,因經濟復甦和庫存去化緩慢,終端市
場多下修全年展望。根據Prismark年中預估,全球PCB
產值下修9.2%,比年初預估的3.9%擴大;ISTI則預
估,台灣PCB年中預測衰退19%,與年初預測的8.2%
進一步擴大。

觀察不同國家表現,IEK數據指出,全球PCB上半
年同步衰退,台灣衰退23.5%,僅優於韓國29.6%,日
本則衰退16.3%、中國下滑19.7%。

他進一步指出,日本優於其他國家主要是2成比重
著重在車用板,汽車產業相對穩定,而日本載板產品
多為ABF為主;衰退較多的BT載板是應用於智慧機和
記憶體。他認為,台灣和中國最大產業結構差異在於
台灣載板做得比較多,若扣除該因素則和中國差距不
大。

今年上半年台灣PCB產業鏈產值約新台幣5059億
元,年減22.2%;受到全球通膨與利率高漲,中國大
陸經濟復甦力道不如預期,終端市場需求疲弱,庫存
去化緩慢,PCB產品也面臨價格下調壓力。

其中,台灣PCB製造上半年產值3511億元,年減
18.6%;PCB設備上半年產值則年減16.4%至278億
元;PCB材料上半年產值年減31.5%至1270億元。

以台灣PCB生產地分布來看,張淵菘指出,中國大
陸占比逐年下降,從2019年的64.4%,下滑至今年上
半年的60.9%;主因來自載板高速擴張成長,台灣為
主要生產地,加上過去中國大陸封控政策,台灣占比
提升。

台灣PCB廠商海外生產地集中東南亞,但占比還不
到3%,分別為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其中,泰國占
9成,預估2025年海外產值才會有明顯提升,中國大
陸目前還是台商重要的生產基地。

展望下半年,IEK預估,第3季台灣PCB產值將季增
19%,年減20.7%。

觀察具體細項,張淵菘指出,電腦終端庫存去化有
成,訂單逐步回溫,加上車用板與伺服器等產品持續
挹注動能,多層板訂單回流,但第4季則還要觀察;
軟板和HDI受惠iPhone新機拉貨,第3季會有不錯成長
動能。

張淵菘預估,筆電和車用軟板可望延續第2季需求
力道,HDI則有ADAS和衛星通訊等產品支撐成長;載
板因為客戶庫存調整還在持續,訂單狀況保守,但手
機上市新機,對BT載板比較有明顯復甦。

全年來看,張淵菘表示,今年PCB還是有旺季,但
力道不明顯,預估PCB製造產值將來到7693億元,年
減16.8%。展望明年,預期終端庫存調整應可進入尾
聲,預測2024年台灣PCB產業將恢復成長,可望年成
長8.1%。

他指出,車用電子成長需求大,汽車市場可望為今
年產業動能。以類別來看,預估車用PCB產值可年成
長14.9%,伺服器產品雖有AI撐盤,但整體產值年減
預估5.9%;AI伺服器雖成長率高,但規模仍小,對今
年成長有挹注但不是主力。(編輯:張良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