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百里:廣達不愁訂單 供應鏈缺料「沒米煮飯」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3年9月15日電)人工智
慧(AI)伺服器市場火熱,但近期因輝達
(NVIDIA)AI晶片供不應求,供應鏈飽受缺料之
苦。代工廠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今天指出,
「訂單我是不愁」,要看供應鏈,「我們是煮飯的,
沒有米不行」。

林百里上午出席2023台灣人工智慧(AI)年會,以
「迎向未來˙與AI共舞」為題發表演講,會後接受媒
體採訪時作以上表示。

林百里說,AI還在起步,好的應用很多,AI可以取
代文書和管理工作,對於缺工的公司是好事,被逼著
自動化、AI化,相信10年後世界應該會變不一樣。然
而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發展AI還是比較慢,需要政
府和民間一起大力推動AI應用,使得台灣更有競爭
力。

媒體詢問AI未來的成長幅度,林百里表示,AI需求
很大,感覺上不會受到景氣影響,很多新的投資都往
AI,有投資就代表有需求。廣達做機器設備,就放在
那邊,問題是供應鏈趕不上。

談到人類工作未來是否被AI取代,林百里透露,廣
達內部設有專案小組,研究如何使用GPT(生成式預
訓練模型)、AI技術,效果慢慢顯現,也用AI防堵資
安問題,由資訊長與資安長一起合作。

針對政府將推出AI規範,林百里認為,這是個很大
的議題,要坐下來好好談。從2004年開始,AI演變很
多,以前覺得很慢、不好用,現在覺得很快,已經不
一樣了。

他坦言,很多新應用都讓人擔心,例如過去飛機發
明後,民眾很擔心安全,現在很多人都坐飛機,只需
要做好管理。自駕車也有人擔心安全問題,但也沒出
事,如果出事都是意外。

林百里在演講提到,AI還在黎明時刻,未來10到30
年AI都是一門藝術,現在是AI的革命時代,他抱著國
父革命的心情看待AI。此外,人性與AI如何取得平
衡,也是重要議題。

林百里認為,以後只有兩種人,一種懂得用AI,另
一種不懂得用AI。AI帶來很好的機會,是每個人都會
參與的時代革命。

林百里強調,AI算力革命,已經加速超越摩爾定
律。摩爾定律指出每18個月運算能力會翻倍,AI發展
曲線從2000年開始與摩爾定律曲線交叉,需求一路往
上,現在AI算力每3個月就翻倍。

隨著繪圖處理器(GPU)超級算力崛起,林百里觀
察,超級電腦革命需要非常大的算力,台灣擁有獨特
地位,能提供硬體且熟悉供應鏈,這是台灣很有競爭
力的關鍵。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