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壽:IFRS 17如保險業照妖鏡 三高問題須及時轉型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2年06月13日電)台灣預計
在2026年接軌保險業新會計準則IFRS 17;台灣人壽總
經理莊中慶今天表示,台灣保險業過去30年在成長上
偏離本業,且有「三高」問題,IFRS 17宛如照妖鏡,
業者須把握時間在銷售、資產配置、投資決策上進行
轉型。

他說,台灣人壽已提早著手資產負債調整,以當前
結構和獲利情形來看,到2026年還不需要增資。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天舉辦線上記者會,發布
「2022台灣金融業企業領袖深度訪談專刊」,莊中
慶、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陳亭如和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
聖,出席「台灣金融永續之路–探討金融業發展前景
及趨勢」專題座談。

資誠指出,國際上,IFRS 17保險合約將於2023年生
效,台灣預計於2026年正式適用。在IFRS 17下,保險
業者需遵循一套全新且複雜的衡量模式,來取代現行
保險負債(準備金)的計算方式。

新的衡量方式使保險合約的利潤結構更為清晰呈
現,但公司需要蒐集並盤點大量不同顆粒度的資料,
來產出所需要的數據,是業者在導入新準則時面臨的
主要挑戰之一。

莊中慶今天在資誠專題座談被問及保險業展望時表
示,許多人說IFRS 17是「大魔王」,但在某些程度其
實是一面「照妖鏡」,這歸結到過去30年來,台灣保
險業在成長和發展上,並不是真正「走得非常保險本
業」。

台灣保險業資產規模已突破新台幣33兆元,莊中慶
指出,其中大約80%的資產是客戶購買儲蓄型商品;
客戶在過去銀行低利率環境下,把保險保障功能放
低,希望透過保單投資,增加資產,導致許多業者以
這類商品做為成長基礎。

莊中慶說,新台幣近年利率下滑、投資報酬率不
好,業者向客戶收了台幣保單,大部分是以錯配方
式,投入美國進行長天期投資,換取更高報酬率,所
以IFRS 17宛如「健康檢查標準」,每家公司回頭檢視
數據時,「多少會有些紅字」。

莊中慶表示,台灣壽險業面臨三高,「保證利率
高、台幣保單的占比較高、海外投資比較高」,這三
高造成資產配置、資產負債管理上,過去累積許多錯
配,比如6年期儲蓄險投資美國30年期公債,IFRS 17
之下,原先的錯配要從淨值或準備金調整回來,監管
機關多給3年的時間接軌,但錯配情形越嚴峻的公
司,調整會越辛苦。

他說,業者需開始調整「紅字」,要不就是得增資
「打營養針」,沒有金控母公司的保險業者會更為辛
苦;台灣人壽已提早進行資產負債調整,經內部計
算,以當前結構和獲利情形來看,到2026年還不需要
向母公司中信金控伸手要錢增資。

莊中慶指出,接下來,保險業在銷售、資產配置、
投資決策都要轉型,接軌IFRS 17,才有機會將健康財
務情況體現出來。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