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復甦帶動 112年非典就業人數重返80萬大關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3年11月23日電)主計總
處今天公布112年5月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由於台
灣漸漸走出疫情陰霾,內需服務業穩步復甦,帶動用
人需求,今年非典型就業人數重新站上80萬人大關,
達80.6萬人,為近4年新高。

主計總處指出,112年5月就業人數為1150.7萬人,
年增13.6萬人;就工作類型觀察,從事全時正式工作
者為1070.1萬人,占全體就業人數92.99%,非典型
(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80.6萬人,
占7.01%,較111年增加8000人。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說明,疫情來襲
時,廠商營運受到衝擊,會先以減少工時因應,下一
步才是調整人力;若真的不得不精簡人力,也會以部
分工時、臨時性工作者優先。

陳惠欣指出,就長期趨勢來看,非典型就業者會隨
著就業人數增加持續成長,106年突破80萬人大關
後,於108年升抵81.9萬人的歷史新高,但109年至111
年期間,受到疫情衝擊,非典就業人數大減,連3年
不及80萬人。

陳惠欣表示,去年5、6月疫情嚴峻、Omicron變異
株來勢洶洶,內需服務業表現低迷,但隨著疫情緩
和、去年10月邊境解封,內需服務業走出谷底且愈來
愈活絡,今年住宿餐飲業更是營運火熱,不少廠商都
展開增僱計畫。

過去坊間多認為,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
作者的薪資、福利、權益保障通常不如全時工作者,
因此將非典就業者視為勞動弱勢,並關注整體非典就
業人數增加的現象。

陳惠欣則對此說明,非典型工作者會隨著就業人數
成長而自然增加,就結構來看,部分是工作特性使
然,部分則是基於自身意願而選擇非典,不見得是勞
動弱勢。

舉例來說,部分工作本身就具有臨時、短期等性
質,如營建工、代課老師、臨時清潔工,以營建工人
為例,看該工地工期多久,施工完畢就結束;此外,
學生在課餘、寒暑假期間打工,也屬於非典就業。

陳惠欣並指出,觀察「從事非典型工作主要原
因」,「職業特性」占比38.13%最高,而後是「兼顧
家務」占17.02%、「偏好此類工作型態」占15.3%,
可能屬於勞動弱勢的「找不到全時、正式工作」僅
9.65%,且占比較111年減少3.57個百分點。

另外,觀察「非典型工作者想改做全時、正式工作
之比率」,「想改做全時、正式工作」的比率從111
年的18.75%降至112年的14.82%,側面印證非典人數
增加,並非勞動弱勢人數成長所致。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