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工業生產指數連17黑 先進製程挹注積體電路翻紅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3年11月23日電)經濟部
今天公布10月工業與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
2.32%、1.93%,減幅逐步收斂,主要是AI催生半導體
先進製程需求,積體電路指數翻正。展望今年度表
現,由於工業生產指數已連17黑,續寫史上最長衰退
紀錄,全年恐陷衰退陰霾,需等到明年1月才有機會
翻正。

經濟部今天公布10月工業生產指數92.29,年減
2.32%,製造業生產指數為92.10,年減1.93%,減幅逐
步收斂,連17黑;累計自今年1至10月,工業、製造
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14.24%、14.75%。

觀察主要行業別,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
業生產指數96.02,年減0.65%,減幅收斂,其中主要
貢獻的積體電路業、面板及其組件業皆呈正成長。

黃偉傑表示,面板及其組件業年增13.31%,為連3
個月正成長,但隨著大尺寸面板備貨潮效益逐漸消
退,面板增率逐漸縮小。

積體電路業則年增0.37%,終止連13黑,黃偉傑分
析,主因為AI、高速運算等應用推升先進製程需求,
不過成熟製程尚未回溫,印刷電路板、發光二極體等
消費性電子產品零組件需求續疲。

黃偉傑表示,手機新品備貨潮高峰已結束,未來2
個月須觀察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是否提升,否則可能
拖累積體電路業成長。另一方面,隨著AI力道持續挹
注,預估電子零組件業將「介於0上下徘徊」,需求
回溫仍為關鍵。

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124.11,創歷年單月
新高,年增12.51%,已連4個月正成長。黃偉傑指
出,歐美高階伺服器主要在台組裝,為電腦電子光學
製品業的貢獻主力;隨著前端晶片缺料問題緩解,下
游組裝也漸入佳境,且輝達發布財報優於預期,也將
維持正成長。

傳統產業方面,景氣疲軟拉低業者投資意願,使得
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基本金屬業分別年減5.18%及
4.6%,機械設備業則年減17.64%;值得一提的是,車
市持續熱絡,帶動汽車及其零件業年增2.37%。

黃偉傑表示,製造業生產指數雖仍負成長,主因為
廠商目前以出清存貨為主,待庫存消化完畢、終端需
求回升後才會增加生產;其中電子零組件存貨率從今
年初100%以上,下降至10月份接近70%,存貨率下降
速度較快。

但黃偉傑指出,2017年至2020年的電子零件業平均
存貨率介於50%至60%,今年存貨率仍處近6年高峰,
須拉長時間觀察較準確,且根據大廠法說會,存貨消
化時間預估將延至明年第1季。

黃偉傑表示,預估1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89.28至
93.28,年減幅度介於5.5%至年減1.2%,12月翻正機率
較低;但由於今年春節落在1月,低基期因素推高明
年1月轉正機率。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