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超越港股 證交所林修銘:台灣科技供應鏈受青睞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023年11月29日電)台股指
數今天正式超越港股,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
表示,台灣產業鏈水準獲國際信任,帶動台股超越港
股已成趨勢。

香港恆生指數昨日盤中一度低於台股加權指數,出
現台股超越港股的「黃金交叉」。今天港股跌破萬七
大關,終場收在16993點,台股則以17370點作收,正
式超車港股。

林修銘接受電訪時直言,香港恆生指數是世界性指
數,但2018年美中貿易戰改變了局勢,因為資本市場
是經濟的櫥窗,中國經濟降溫,香港股市受的影響相
對台股大。

他說,台灣資通訊產業(ICT)本有一定基礎,加
上人工智慧(AI)運用,台灣供應鏈獲外資青睞,本
國或外國投資機構都加碼台股,顯示台灣產業在未來
的新興領域發展受到肯定,供應鏈技術水準獲國際信
任。

林修銘指出,某種程度來看,台股超越港股已成趨
勢,台灣近年在地緣政治影響下的發展,受國際重
視。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認為,港股觀光、金融業受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衝擊,又是美中科
技戰最大受害者。雖然台股超越港股並不代表經濟表
現比香港好,但關鍵在台灣有台積電等電子供應鏈,
是美、中都急欲抓牢的對象,這部分香港完全沒有。

朱成志分析,半導體供應鏈加上人工智慧(AI)題
材,讓台股得到很大加分,台灣的個人電腦(PC)、
筆電產業占全球9成,是AI伺服器必須仰賴的產業,
美國不可能下單AI伺服器訂單給中國,只能下給台
灣,尤其台股加權指數成分股比重最高的是電子產
業,更讓台股有機會超越港股。

他說,香港股市沒有龐大本地資金,台股卻有雄厚
的本土資金挹注,投信資產規模達3.5兆元,發行的指
數股票型基金(ETF)高達273檔,因此即便外資今年
1至10月賣超1454億元,同一時間,投信買超逾2000
億元,化解外資賣超壓力,讓台股力守萬六關卡之
上,這是港股沒有的情況。

另外,11月15日「拜習會」後,兩岸軍事衝突壓力
降低,外資回頭買超台股,港股卻下跌,也是台股超
越港股的因素之一。

朱成志說,台股今年以來上漲逾2成,但港股自
2020年起連跌4年,台股會超越港股並不意外。台灣
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估約1.4%,並不算
高,不能算是經濟復甦;台灣、香港進出口都與中國
聯繫,只是近來兩岸交流沒那麼熱,因此相對香港產
業,台灣受中國經濟影響較小。

證交所並說明,台股超越港股到底是睽違25年還是
30年。1998年8月3日到14日,台股指數短暫期間大於
港股,所以若以資料庫實際的數字,以1998與2023年
相距25年來論述。

不過,有些媒體是用1992年計算,主因1992年到
1998年,基本上港股指數都大於台股,因此相距30
年。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