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產品風險高 數位部首度提草案要求強化資訊揭露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23年11月30日電)募資產
品不確定性較高,也常衍生消費爭議。數位部首次針
對集資平台預告「集資平台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
記載事項」草案,要求嘖嘖、flyingV等平台強化資訊
揭露,平台也要建立救濟機制,保留一定比例贊助款
項,發生爭議時退保留款給贊助人。

數位部今年初提「集資平台贊助者保護措施自律規
範」,這次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7條授權,11月底開始
預告「集資平台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草案60天,進一步提高到法律效力。這是數位部首次
針對集資平台契約訂定相關草案,規範的平台涵蓋嘖
嘖、WaBay挖貝、flyingV等。

草案說明指出,網路影響力擴大,集資平台提案
數、集資金額與贊助人數屢創新高。不過,集資平台
的專案有集資門檻,具有給付延遲或是不能給付的風
險,跟團購市面商品、廠商可以量產的情況有所不
同,消費者面臨較高風險,平台應向民眾揭露相關風
險。

數位部指出,草案重點包含專案審查與監督制度、
揭露集資專案資訊、贊助人風險提示機制、贊助人救
濟機制,要求集資平台業者完善爭議處理機制,希望
保障贊助人權益,平台也要遵守個資法規定等。

為減少消費糾紛,草案規範平台要有專案審查與監
督制度。數位部指出,審查集資內容要符合現有法
規,像是射頻管制器材要標示審驗合格才能販賣,避
免發生先前紅魔 8 Pro台灣版計畫,手機產品實際上
沒申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型式認證的情
形。

此外,不少團隊跟大眾募資的集資專案屬於研發型
產品,提案人可能初步有構想,但還沒開發或實際生
產。數位部指出,這類產品的確比較容易有爭議,草
案也規範平台要建立贊助人救濟機制,提供諮詢與申
訴管道等。

比較特別的是,考量集資專案未來風險較高,如果
專案不成功時贊助人恐求償無門,草案要求平台強化
履約風險控管機制,明定平台須保留一定比例的贊助
款項,在爭議發生時退還保留款給贊助人。數位部說
明,保留比例由平台約定,保留款可看提案人履約程
度,依比例遞減。

草案包含應記載事項13點、不得記載事項8點,如
果平台契約違反規範,數位部說明,將回歸消費者保
護法第56條之1規定,除法律另有處罰外,主管機關
要求限期改正而屆期不改正者,可罰新台幣3萬元以
上、30萬元以下罰鍰;若再次令其限期改正而屆期不
改正者,可罰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並可按
次處罰。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