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辦:中國片面停止ECFA諮商 違反WTO精神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2023年12月15日電)北京稱
台灣對中國有貿易壁壘,下一步是否中斷ECFA引發
關注。行政院經貿辦說,中國在2016年蔡政府上任
後,罔顧兩岸皆是WTO會員,以政治理由片面停止諮
商,違反WTO精神,責任不在台灣。

中國商務部今天根據其調查結果和「對外貿易壁壘
調查規則」第31條規定,認定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
制措施存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3條所規定
的情形,構成貿易壁壘。各界關注,中國的下一步是
否會中斷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晚間透過新聞稿表示,兩岸
分別在2001年12月及2002年1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當時雙方未協商彼此貿易體制與措施,而
儘管中國農工產品對台灣有重大影響,台灣仍展現善
意,從未使用排除條款,以保留諮商空間,且還持續
自主開放,開放項數已逾1萬項。

經貿辦表示,但中方不實指控台灣持續擴大禁止進
口產品範圍及項目數,實際上僅是台灣調整海關稅則
類別及項目,這是刻意予以扭曲、混淆視聽、操弄數
字。

經貿辦指出,兩岸加入WTO逾21年,中國雖曾在對
會員不具拘束力的WTO貿易政策檢討會議時,詢問台
灣貿易限制相關問題,卻漠視台灣的完整說明,且從
未循WTO機制向台灣要求正式協商,逕自在今年4月
片面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做法完全欠缺正當性及合法
性,調查過程也不符合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

經貿辦指出,中國指控台灣政府貿易管制措施,卻
從未與政府溝通或諮商,而中國商務部為進行調查向
台灣發放問卷調查的對象及內容,也違背WTO規定,
若據此對台灣貿易報復,全然違背中國一再宣稱的
WTO原則及相關規範。

至於外界關心中國下一步是否會中斷ECFA,經貿
辦說,兩岸簽署ECFA的目標,除實施早收計畫外,
就是遵循WTO的基本精神,透過諮商逐步減少貨品貿
易的關稅與非關稅障礙,兩岸也自2011年起,就貨品
貿易至少進行10次正式協商;但2016年蔡政府上任
後,中國罔顧兩岸皆是WTO會員的事實,以政治理由
片面停止諮商,是中國違反了WTO精神及ECFA規
範,責任不在台灣。

經貿辦說,兩岸同屬WTO會員,相關貿易問題均可
依WTO機制與相關規範有效處理,若中國有誠意,雙
方隨時可依循WTO機制啟動協商,共同面對解決貿易
的爭端。(編輯:張良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