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批碳權22日正式交易 碳交所限定碳權年份5年內

(中央數記者張璦台北2023年12月20日電)台灣碳
交所將於22日啟動首批國際碳權交易、買方以本國法
人為限,並於今天公布產品上架標準,包含碳權核發
機構應經碳交所認可、碳權年份(vintage)應為5年
內、碳權專案應符合3項以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等。

所謂「碳權年份」,由於碳權的標準與驗證機制持
續發展中,驗證標準逐年趨於嚴謹,因此年份愈小的
碳權、愈有價值。

碳交所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碳交所已於8月落地
高雄,有效促進當地企業和城市的淨零轉型,「零碳
新經濟論壇」22日將於北部登場,正式啟動「國際碳
權交易平台」,並串連淨零相關部會討論永續政策,
加速打造台灣完整的減碳生態圈。

碳交所指出,22日當天將進行國際碳權交易平台正
式啟動儀式,與首批購買碳權企業的授證典禮,也將
辦理多場內容多元的主題演講與專題討論,與談貴賓
包含世界氣候基金會主席尼爾森(Jens Nielsen),以
宏觀的視野剖析全球碳權交易市場的新興脈動;同
時,多位部會首長及產學研單位永續策略負責人也將
出席,共同擘劃台灣零碳新局。

碳交所表示,碳交所為台灣唯一依據「氣候變遷因
應法」規定,由環境部委託金管會指定辦理「氣候變
遷因應法」所定額度交易事宜的官方機構,藉由建置
交易平台、導入市場機制,可確保台灣的碳權交易公
平且透明。

根據碳交所公布國際碳權交易平台交易規則,買方
以本國法人為限,賣方得為外國或本國法人;交易時
間為平日上午9時至下午3時30分,假日則與台灣的銀
行業通行假日相同。交易單位為一噸二氧化碳當量,
交易貨幣為美金。

碳交所指出,賣方於碳交所上架的碳權應符合一定
的上架標準,比如碳權核發機構應經碳交所認可、碳
權年份(vintage)應為5年內、碳權專案應符合3項以
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等。

據了解,碳交所上架的首批國外碳權總計將有超過
5萬噸,由國際獨立機構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GS)等認證,22日當天可望有27、28家業者參與首批
交易,預期以金融業占大宗。

此外,為避免炒作和投機行為,落實碳交所協助企
業減碳的初衷,買方購買碳權後,僅能持有、註銷或
移轉至買方國際碳權核發機構的帳戶,不能再於碳交
所平台轉售。

碳交所表示,因首批上架的碳權商品是屬於國際
「自願性碳權」,非強制性碳定價下產品,因此依規
定不可抵減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台灣碳費抵減部分,因「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
法尚在研擬階段,因此現階段國際自願性碳權主要是
供廠商進行產品碳中和、符合國際供應鏈及ESG要求
等,尚無法用於抵減國內碳費。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