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港訂單年增8.8%連2紅 東協月減21%仍寫同期高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3年12月20日電)經濟部
今天公布11月外銷訂單統計,中國生產和消費指數明
顯成長,經濟成長透露曙光,推升中港訂單金額達
109.6億美元,年增8.8%,連2個月正成長。供應鏈移
轉發酵,挹注東協訂單金額85.4億美元,雖月減
21%,仍創歷年同期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今天公布11月外銷訂單金額506.3億美
元,終止連續14個月負成長,年增1%,其中資訊通信
產品、電子等主要接單貨品皆由黑翻紅。

觀察4大主要接單地區,美國訂單163.2億美元,年
減2.4%。以電子產品減少2.1億美元、或減3.1%較多;
電機產品減少1.8億美元、或減26.8% 。

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109.6億美元,年增8.8%,以電
子產品增加9.3億美元、或增18.7%較多,但塑橡膠製
品減少1.2億美元,抵銷部分增幅。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中港訂單已連2個月正
成長,加上中國11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6.6%,商品零
售年增8%,生產和消費動能明顯成長,不過長期來
看,仍須審慎關注變化。

黃于玲進一步指出,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近期也上調中國經濟成長,預估中國第4季
經濟成長5.7%,透露經濟復甦跡象。

至於東協訂單則為85.4億美元,年增69.4%,以資訊
通信產品增加28.3億美元、或增381.1%較多。

不過相較10月,東協訂單金額達108.2億美元,除創
新高紀錄,更一舉超越中港,11月卻呈現月減21%,
滑落至第3大接單地區,退後1名。

黃于玲解釋,東協接單表現反映季節性循環,因
(為)通常10月為接單高峰,其次為11月,12月相對更
少;不過東協接單表現仍為歷年同期新高,主因為資
訊通信產品改由東協子公司下單,加上供應鏈移轉效
應,同樣挹注東協訂單成長動能。

至於歐洲地區,11月訂單金額為82億美元,年減
21.1%,以資訊通信產品減少13.1億美元、或減23.2%
較多。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