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11月國銀稅前盈餘近4535億元 創新高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4年01月9日電)金管會統
計,2023年前11月全體本國銀行稅前盈餘達新台幣
4534.9億元,年增24.8%,已超越歷年全年獲利紀錄,
主要是金融市場波動推升國銀投資及其他淨收益,且
手續費淨收益同步成長所致。

金管會今天公布整體本國銀行稅前盈餘及資產品質
概況。國銀獲利主要來自4大授信單位,包括國內總
分行(D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海外分
行及大陸地區分行。

2023年前11月全體本國銀行稅前盈餘達4534.9億
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4.8%,其中又以DBU稅
前盈餘達3459.5億元、獲利貢獻比達76.3%為最大宗。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分析,國內總分行獲利
動能主要來自金融市場波動推升投資及其他淨收益,
另手續費淨收益同步增加;至於利息淨收益則因外匯
利息支出增加而呈現衰退。

海外分行則受惠利息淨收益增加,2023年前11月稅
前盈餘達524.8億元,年增32.2%。

大陸地區分行2023年前11月稅前盈餘達49.2億元,
年增2.2倍,除了利息淨收益增加外,投資及其他淨收
益同步成長。

OBU 2023年前11月稅前盈餘僅501.4億元,年減
20.4%,為唯一獲利衰退的授信單位,林志吉解釋,
OBU資金來源主要是和DBU往來,因利息支出增加,
影響獲利表現。

若檢視國銀單月獲利動能,整體國銀11月稅前盈餘
為357.8億元,年增5.4%,但月減1.6%,主要是利息淨
收益下滑所致。

DBU、OBU及大陸地區分行2023年11月稅前盈餘相
比10月或2022年同期均呈現成長,僅海外分行11月稅
前盈餘27.1億元,年減20.4%,月減幅更高達53.5%。

林志吉觀察,主要是債券處分損失、呆帳費用增加
及利息淨收益衰退3大因素,衝擊海外分行11月獲利
表現。

金管會今天同步公布,截至2023年11月底止,38家
本國銀行放款總餘額達38兆2302億元,月增872億
元,放款動能為近5個月新低,存款總額達54兆3511
億元,月增1479億元,存放比續降至70.34%,月減
0.03個百分點。

因OBU及海外分行放款多以美元計價,受美元11月
大幅貶值影響,OBU及海外分行帳上放款金額分別月
減539億元及447億元;若排除匯率因素,OBU及海外
分行11月放款實際仍增加213億元及393億元。

若從國銀11月新增放款用途別觀察,以購置不動產
放款月增966億元為最大宗,其次是週轉金月增76億
元,購置動產月減65億元、企業投資月減105億元。

林志吉提到,國銀放款動能與經濟息息相關,國際
經濟金融情勢波動下,市場對前景展望有雜音,企業
投資趨於審慎觀望,至於週轉金放款動能疲弱,應與
企業行為較有關聯,因全球景氣仍有放緩乃至於衰退
可能性,導致影響廠商備料意願。

展望今年,林志吉認為,若經濟活動趨於活絡,可
望期待個人、政府及企業資金需求轉趨旺盛。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