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毛利率好轉 林恩平:客戶有些樂觀、有些一樣悲觀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4年1月11日電)大立光
(3008)去年第4季毛利率回升至52.8%,為本次法人
說明會最大亮點;董事長林恩平表示,潛望鏡頭產品
良率改善,產品結構較好,而客戶對市況看法「有些
樂觀,有些一樣悲觀」,估首季維持淡季格局,下半
年有新規格產品專案。

光學鏡頭廠大立光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公布去年
第4季財報,單季稅後淨利新台幣49.7億元,季減
16.5%,每股盈餘37.25元,低於第3季的44.6元,但優
於2022年同期表現。

去年第4季毛利率回升至52.8%,季增約10個百分
點,為一年來單季新高,是此次大立光法說會的最大
亮點。不過,大立光第4季業外損失17.75億元,主要
多為匯兌損失,侵蝕獲利表現;大立光去年第4季資
本支出為21.8億元。

大立光2023年營收488.42億元,年增2%;營業毛利
237.9億元,年減9%,平均毛利率約48.7%;稅後淨利
179.08億元,年減21%,每股盈餘134.18元,低於2022
年的169.52元,且下探10年低點。

觀察去年第4季鏡頭出貨量比重,1000萬畫素占50%
到60%,2000萬畫素以上占20%到30%,800萬畫素占0
到10%,其他占10到20%;累計2023年鏡頭出貨量比
重,1000萬畫素占50到60%、2000萬畫素以上占10到
20%、800萬畫素占0到10%,其他占20到30%。

大立光去年第4季毛利率回升至52.8%,重返50%大
關之上,良率和產品組合改善是最大主因。法人追
問,未來是否還有繼續提升的空間,林恩平表示,今
年良率有比較好,但要看客戶拉貨的產品結構。「良
率永遠都可以提升」,他指出,製造都隨著學習曲線
變長,漸漸越來越順,部分原因來自自動化比率提
升,降低人為錯誤的機率。

而針對客戶對市場需求的觀察,林恩平說「有些客
戶比較樂觀,有些還是一樣悲觀」,整體維持上次法
說會看法,「市場需求有改善,但沒有變得樂觀」。
至於鏡頭價格變化,他表示,每季客戶合約價格均固
定會有所下調。

展望今年首季,他表示,1、2月看起來仍維持往年
淡季的看法,目前並沒有特別觀察到庫存變化;針對
首季毛利率走勢,林恩平表示,良率可望持續改善,
但淡季產能利用率確實會下滑,而產能利用率主導毛
利率表現較重。

針對今年手機鏡頭升級趨勢,林恩平指出,有些手
機品牌對高階比較有信心,客戶開始導入MG+P 鏡頭
(模造玻璃+塑膠鏡片)新產品專案,預期到下半年
才會看到,上半年產品技術預估「沒有什麼亮點」。

至於潛望式產品內對焦鏡頭已於去年開始出貨,他
進一步說,去年的P數較少,今年P數會繼續提升,
「去年是MG+5P,今年是MG+6P」,而塑膠稜鏡也都
有送樣,要看客戶要不要採用。

他表示,頂規機種潛望都有在做,潛望式鏡頭產品
的良率,在去年第4季確實有改善,而價格較好的新
款產品訂單也提升,而這樣的效益「多多少少也會延
續到今年首季」。

針對產品規格方面,林恩平指出,今年前鏡頭沒有
看到明顯的規格提升,而長焦鏡頭有比較多機種採用
潛望式,出貨的案子數量有比2023年多,但出貨量要
看不同客戶;而車用開案狀況持平。

至於新廠布局方面,林恩平指出,新廠已經啟用,
但出貨的都還是舊產品,製程隨客戶高階鏡頭產品演
進,有更多的設備在運作。

他也回應,去年第4季部分產能確實是比較緊張,
新案子在某些製程確實會更複雜,會針對有需求的部
門來增加設備,買進設備到裝置生產大概需要6個
月,目前已經開始進行去瓶頸化作業。(編輯:張良
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