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電公會:供應鏈加速轉移 要更關注在地化經營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4年1月17日電)台灣區
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今
天表示,2024年後供應鏈持續加速轉移,未來產業面
對2大挑戰,包括各國選舉對全球自由民主造成壓力
測試,以及企業海外生產布局需要更關注在地化經
營,設法利用在地資源。

李詩欽今天出席天下經濟論壇冬季場,以「台灣新
挑戰」為主題分享看法。

他說,台灣廠商從2013年開始逐步調整海外生產基
地布局,從中國移往東南亞等國家,直到2018年美中
貿易戰,加速供應鏈轉移。2024年開始的未來10年也
可以切成兩半,前5年會延續2018年以來的趨勢快速
移轉。

李詩欽提到,今年全球局勢動盪,孟加拉是今年第
1個選舉國家,台灣第2,接下來還有68個國家要選
舉,影響產業與經濟。未來5到10年面對的第1個挑
戰,是選舉對全球自由民主的壓力測試,造成很多未
知數。第2個挑戰是企業從過去到現在都注重生產效
率和成本,未來還要關注在地化經營,進入在地市
場,即使在當地生產後再出口,也要利用在地資源。

不過,李詩欽也提出產業發展的3個機會,首先是
企業更注重生態永續,其次是利用在地資源重塑供應
鏈,第3是疫情過後科技與文化融合的機會。

他認為,從2024年起的未來10年,台灣資通訊硬體
製造仍占全球很大比重,應該注重台灣以外5個地區
的生產布局。第1是墨西哥,主要因應出貨到北美市
場的產品一定要在北美製造,將來可以延伸到拉丁美
洲。第2是東南亞,可視為中國生產基地的延伸,過
去比較偏向生產後再出口,未來也要關注在地化經
營。

第3是歐洲,李詩欽指出,台灣對歐盟投資相對較
少,應注重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地的生產布
局,將來推展到波蘭。第4是人口高達14億人的印
度,第5是更注重內需市場的中國。

他強調,將來電電公會和資通訊產業企業一定要深
度經營這5大地區,「不是去旅行就回來」,更要關
注當地風土人情、語言、文化和社區永續經營。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