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金董事會前夕 兩派人馬為新壽增資案再攻防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4年1月25日電)新光金名
譽董事長吳東進今天出面呼籲,辦理金控募資進而增
資新壽才是王道;新壽經營層表示,以子公司盈餘上
繳轉增資其餘子公司,過往亦有前例,且不排除上半
年再發債,雙管齊下力拚新壽RBC達標。雙方在董事
會前夕再交鋒,引起外界矚目。

新光金2023年經營權易主,子公司新壽現金增資進
度卡關,新光金大股東間因增資意見不同調,近日隔
空互嗆,引起金管會注意,並在22日約談新光金及新
壽經營階層,指示應及早完成對主管機關的增資承
諾,更何況新壽2023年6月底RBC(資本適足率)已
未達法定最低標準。

為符合金管會要求,新光金24日透過聲明表示,積
極規劃在第2季以其他子公司上繳盈餘,對新壽增資
新台幣70億元。新光金26日下午將舉行董事會,但因
增資案事先並無列入此次議程,且增資屬重要議案,
無法提臨時動議,外界估新光金明天董事會僅能交換
意見,待下次董事會才能正式列入議案,亦不排除近
日召開臨時董事會討論的可能性。

對於新光金24日聲明提到,在股價低於票面時貿然
辦理現金增資傷害股東權益甚鉅,吳東進今天受訪強
調,他過去3度以低於票面金額辦理現金增資,均有
順利完成,並質疑新光金現經營層將金控募資案列為
最後選項,「金管會能接受嗎?」

吳東進說,新光金擬以其他子公司上繳盈餘增資新
壽,而非金控直接辦理募資案進而增資新壽,但銀行
等子公司上繳盈餘,亦會影響銀行資本適足率,進而
牽動業務推展動能;且新光金原先可配息來源為銀行
及證券子公司,若挪去增資新壽,要如何配發股利給
投資人。

吳東進表示,新台幣70億元現金增資已不夠拉升新
壽RBC回到法定標準,現在新光金經營團隊不積極辦
理募資進而增資新壽,他憂心將產生嚴重問題;且新
光金本身2023年12月底資本水準是否可達標,亦有疑
問,呼籲新光金經營團隊辦理金控募資,「由大股東
實質掏錢增資才是正道」。

吳東進也提到,即使股價低於票面,有股東不願
認,其他投資人看好經營前景,亦可參與,但新光金
現在不辦理現金增資,投資人連參與機會都沒有。

新壽副董事長洪士琪今天受訪時表示,去年6月9日
新光金股東會前,多數股東認同新光金必須被改變,
因此改革派現在坐在這裡;現經營團隊策略是先自
救,包括業務改革等,而非先向股東拿錢,畢竟過往
在票面價值下做現金增資後,並未拉抬股價。

洪士琪指出,新光金負有對子公司增資義務,「打
從第一天到現在,新光金從來沒有表示不增資」;針
對主管機關要求新光金及新壽落實前經營者承諾,經
營團隊一定會履行。

洪士琪提到,2023年底母公司翻箱倒櫃,找出過去
幾年子公司上繳盈餘剩下的資金,趕快以這筆資金增
資新壽,且過往雙卡風暴衝擊新光銀行時,也是新壽
上繳盈餘給金控、進而支援銀行資本,現在邏輯相
同。

洪士琪質疑,對比前經營團隊在子公司需要資金
時,轉頭向股東要,「經營團隊自己有做過努力
嗎?」

新壽董事長魏寶生則提到,上半年母公司除了規劃
以其他子公司盈餘上繳轉挹注新壽外,他也不排除再
次發債籌資,雙管齊下力拚新壽RBC達標,至於發債
規模,要待財報出爐才可進一步評估。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