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鉤表找吃電怪獸 展綠從能耗偵探轉型數據軍火商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4年02月4日電)一個個
高度不到10公分、外表漆黑的智慧鉤表,就是展綠科
技拿下聯電、世界先進、日月光訂單,並進軍泰國、
歐洲的秘密武器。靠著智慧鉤表,展綠科技董事長吳
仁作化身能耗偵探,不只深入工廠,更曾「偵破」全
聯、八方雲集電費異常「懸案」。

約莫4、5年前,吳仁作接到了擁有4家八方雲集分
店的加盟主電話,對方劈頭就說,「我7月電費跟8月
差了一倍,鍋貼沒有賣比較多,電表一定有問題!」
店家希望展綠出馬找出問題癥結點,吳仁作立刻帶著
智慧鉤表出勤。

智慧鉤表安裝相當簡便,輕輕一扳「喀」的一聲,
即可輕鬆掛在設備的電線上,並以「安培右手定律」
的原理,不需停機、不用斷電,就能精準呈現每個機
台的用電數據。

吳仁作一一在八方雲集4家門市的用電設備掛上智
慧鉤表蒐集數據,短短3天就找出問題;原來是中午
用餐時段人潮正多,尖峰時刻用電量超標,超出台電
的契約容量,導致電費加乘計算。

不僅如此,展綠還揪出案外案,發現其中2家門市
店長回報的營業時間,與雲端系統上看到的用電數據
並不相符,當場抓到門市的電爐竟然打烊後沒有關
掉,從晚上燒到第二天的不當管理問題。

除此之外,展綠還曾發現全聯新北某間分店的電費
帳單耗電量,遠遠超出鉤錶測得的實際用電量,落差
高達1萬度電。

由於用電量差距太過離奇,展綠旋即展開深入調
查,發現問題出在公共空間,房東於地下室額外經營
乾洗店、設置夾娃娃機台,但因老舊建築線路雜亂,
這些用電全算在全聯頭上,讓全聯一年白白多繳了30
萬元電費。

數字不會說謊,用電數據揭露的不僅只是用電設備
運轉是否正常、參數設定是否需要調整,甚至可以一
併查出人員管理、電路配置是否出包的「案外案」。

前瞻布局減碳商機慘遭潑冷水 「原來大家玩假的」

2014年成立的展綠科技,從一家只有5人的小小新
創公司走到現在,客戶遍布韓國、越南、泰國,還有
歐洲客戶主動來信洽詢,在在顯示展綠已經站穩腳
步,足以放眼未來挑戰。

然而,回首10年來創業途中的篳路藍縷,初期錯估
市場需求、2020年又爆發COVID-19疫情,連拜訪客
戶都沒辦法,逼得公司不得不裁員度過危機,吳仁作
談起來時路時坦言,「當時每天只有一個念頭,都在
想要怎麼活下去!」

吳仁作自台大機械系、台大應用力學所畢業後,投
身科技業10餘年,有技術基礎,也熟悉市場及產品如
何推進後,便萌生創業念頭,「減碳」就是他鎖定的
藍海市場。

吳仁作成立展綠科技並以物聯網為基礎,透過感測
器(智慧鉤表)、閘道器、雲端平台的結合,能夠迅
速掌握設備/機台的用電數據,解決複雜的用電管理
問題,帶領企業度過數位轉型及低碳轉型的陣痛期。

「當時比較天真」,吳仁作苦笑著評論當年的自
己,他說,節能減碳這類環境議題已經談了幾十年,
那時認為大家只是缺乏好的工具與方法,因此決定跨
出第一步,創立展綠,協助企業了解自身能耗、排碳
情形,才能進一步找到合適的對策。

沒想到,客戶需求遠不如想像踴躍,吳仁作嘆了口
氣,直言當時大家對減碳的想法是有需要但不想花
錢,Might to have,但不是Must have,「我們以為
(減碳)是真的要做,才發現大家玩假的」。

公司草創階段,正是青黃不接時期,市場需求又沒
有跟上,展綠只能透過各種客製化專案,賺取微薄利
潤,勉強維持公司營運。

聯電慧眼認證敲進科技大門 CBAM徵收開啟展綠契


直到2018年,展綠持續在各大展場爭取產品曝光,
聯華電子一眼相中展綠的產品,成為第一個知名大企
業客戶。

吳仁作坦言,當時雖然有交換名片,但不敢抱太大
希望,沒想到後來聯電來訊通知,希望測試產品,在
確認產品符合需求後,展綠便成為聯電供應商,一路
合作至今。

有了聯電的「慧眼」認證,展綠終於站穩腳跟,而
後陸續迎來世界先進、日月光等大型客戶,事業版圖
也前進海外,包含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展綠於
2020年達到損益兩平之後,持續擴充人力、投入研
發,讓公司保有競爭力。

直到2021年7月,歐盟執委會提出落實「55套案」
(Fit for 55)相關措施,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開出「碳有價」第一槍,宣告未來將
課徵碳關稅。

多數企業乍聽碳關稅一詞仍茫然無所知,但吳仁作
卻情緒難掩激動,因為他知道減碳浪潮終於來了,企
業必須化被動為主動,而這正是展綠壯大的契機。

歐洲客戶寄電子郵件要求報價 展綠一度以為是詐騙

2021年底,展綠觸角延伸至歐洲,與歐洲客戶
SENSOLUS展開合作,而這段跨海合作的起源,竟來
自一封一度被誤認為詐騙的信件。

吳仁作表示,公司信箱常常收到各式各樣的詐騙信
件,有些會假冒客戶,要求公司提供報價單,但檔案
一點下去就會中毒。

當時看到歐洲客戶來信,吳仁作閃過第一個念頭是
「這是詐騙信件,不太想理」,但隨後看到信件中清
楚描述展綠的展品才確信無誤,開始聯繫,後續歐洲
客戶更親自登門拜訪,展現誠意。

展綠的首位歐洲客戶SENSOLUS,是家以物聯網技
術為主的公司,為客戶資產監控、定位提供服
務。SENSOLUS尋遍歐洲找不到合適方案,才跨海找
上台灣展綠。

而展綠也不負所託,針對需求客製化產品,令客戶
相當滿意,不只再度下單、追問交期,也有意介紹給
其他客戶。

回顧展綠走過的10年路途,正好見證台灣企業面對
減碳、淨零的心態轉變。

吳仁作直言,2021年7月歐盟提出CBAM後,大家
拚命談這個議題,企業老闆到處聽演講,努力了解這
是什麼,如何影響公司。

吳仁作分享,「我們有客戶,2022年歐洲客戶來詢
問他有沒有開始針對淨零排碳有些布建、盤點或處
理;2023年1月,歐洲客戶口氣變了,直接問你什麼
時候可以完成,讓他意識到,如果再不做、訂單就要
轉走了」。

「數位轉型與低碳轉型,是攸關企業生存的事」,
吳仁作指出,全球都在朝淨零轉型邁進,在此同時,
企業不只要關注自身產品的碳排,檢視每賺一塊錢、
對環境造成多大的破壞力,還得面臨供應端的壓力。

吳仁作解釋,蘋果、LG、三星等國際一線大廠早就
啟動轉型,他們進一步要求供應商必須跟著轉型,以
免供應鏈過程中產生的排碳,最終計入品牌頭上,這
便是台廠面臨的現況。

碳有價催動台灣淨零轉型 展綠拚當能耗數據軍火商

展綠的優勢,在於透過一次次的能耗盤查,累積數
據資料庫。

吳仁作直言,展綠專注設備端的數據管理,隨著資
料庫愈來愈龐大,再過幾年,就有能力將製造業常
見、涵蓋各品牌及型號的機械設備,蒐集到完整用電
數據及機械特性,屆時甚至可以預判機器設備可能發
生的問題,並根據客戶用電數據,判斷減碳效率是否
高於業界平均值,屬於優等生還是劣等生。

吳仁作發下豪語,展綠不僅提供能耗足跡數據管
理,更要成為能耗數據的軍火商。

淨零轉型已經成為企業不得不走的道路,吳仁作指
出,市場需求擴大,對展綠是一大利多,但競爭者也
紛紛搶進這塊藍海市場,要如何貼近客戶距離,投入
資源、研發,並拓展數據庫,將是展綠下一個課題。

吳仁作訂下目標,放眼更廣闊的海外市場,台灣已
有500多家排碳大戶,東南亞更有超過1萬戶,展綠將
努力進軍東南亞市場,期盼在淨零大浪席捲而來時
刻,能夠以能耗數據軍火商之姿,在市場站穩腳跟、
挺過轉型洪流。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