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糖牡蠣殼加工落實循環經濟 助攻2050淨零目標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2年06月30日電)台糖生
技材料廠斥資新台幣1.7億元,運用循環再生技術,將
西部沿海的廢棄牡蠣殼變身成高值化材料,透過資源
全循環、零廢棄,不只改善環境汙染,更有效減少進
口、採礦的資源開發,藉由循環經濟達成2050淨零目
標。

台糖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台糖生技材料廠於去年
6月正式運轉,是全國唯一取得ISO 9001、ISO
45001、BS 8001循環經濟認證及再利用機構許可的牡
蠣殼加工廠,每年可處理5萬噸牡蠣殼,經鍛燒、加
工後,產出4萬噸碳酸鈣原料,應用在農業、工業及
醫藥等領域。

台糖點「殼」成金,讓廢牡蠣殼變身多元、高值化
綠色循環材料,也改善西部沿海環境、幫助地方經
濟,成為一舉數得的永續產業。

台糖指出,生技材料廠建築物設計之初,即融入綠
建築要求標準,廠區以乾料進廠(運輸過程無廢液、
無臭味)、採天然氣燃料、鍛燒平均溫度為300度,
節能、減碳且環保;製程採活性碳除臭及高精度集塵
設備,確保無臭味及無粉塵外逸,是充分「循環經
濟」概念的場域。

台糖表示,經循環利用後的蚵殼粉,可依市場需求
產出不同粒徑,首波應用在肥料、飼料等農業領域;
為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台糖積極與國內企業、專家及
學研單位合作,推展工業化應用,目前已開發台塑抗
菌塑膠、3D列印漿體、塑木、手工皂、貓砂等項目,
另有塗料、保溫材料、生物可分解塑膠、濾材等多項
應用正研發測試中。

台糖強調,目前國內生產的碳酸鈣主要以進口白石
或挖山取礦為來源,台糖將廢棄牡蠣殼資源化再利
用,既解決天然資源被破壞及短缺問題,同時改善環
境汙染、增加蚵農收益及地方就業,更有助台灣邁向
淨零排放。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