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疫後商機 110年出口東協逆轉連三黑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2022年07月5日電)受惠於
疫後商機、新興應用科技擴展等因素,民國110年台
灣對東協地區出口金額突破700億美元,年增率達
32%,走出自2018年以來因美中貿易衝突、疫情等影
響下,連三年負成長的陰霾。

經濟部統計處今天公布產業經濟統計簡訊,主題為
110年台灣對東協地區貿易相關統計,並提出四項重
點觀察,包括台廠在東協生產比率持續創高、出口東
協金額突破700億美元、東協六國科技類產品進口成
長、台灣積體電路在東協進口市占率持續拉高。

第一,受美中貿易影響,台灣廠商在東協生產比率
持續創高。統計處說明,因受美中貿易紛爭及
COVID-19疫情等影響,牽動廠商全球供應鏈重組,
2021年台商在中國及香港生產比率為42.4%,較2018
年下降4.5個百分點。

統計處解釋,這是因部分產線移轉回台或到其他地
區,其中東協生產比率從2018年1.6%上升至2021年
3.2%,隨手機、筆電組裝代工廠、網通設備廠商以及
IC設計業者擴大東協生產規模,致資訊通信產品、電
子產品生產比重上升較多。

統計處表示,這顯示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以及東
協國家在地理位置、人口紅利及關稅優勢等有利因
素,激勵台商前往投資,以分散市場風險。

第二,2021年台灣出口至東協地區年增率轉正,並
突破700億美元。統計處表示,受美中貿易影響,台
灣2018及2019年出口東協轉呈負成長,2020年受疫情
影響、油價鋼價下跌,致持續年減1.3%。

統計處說,不過受惠疫後商機及新興應用科技擴
展,電子零組件需求激增,加上國際原物料上漲,及
近年因科技業廠商至東協國家設廠,推升半導體設
備、手機、筆電、網通產品等相關供應鏈需求增加。

統計處表示,上述原因導致2021年出口金額推升至
702.4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年增率達32%,今年累計
1至5月出口金額達342億美元,也創歷年同期新高,
年增率23.4%,其中電子零組件占比已逾半。

第三,宅經濟及供應鏈移轉推升東協六國科技類產
品進口成長。統計處說明,在2020年,由於疫情催化
宅經濟商機崛起,加上全球供應鏈部分移轉至東協,
拉升相關上游電子零組件需求,致出口至新加坡、越
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印尼逆勢成長;而
2021年則受全球經濟復甦,進口轉呈正成長。

第四,台灣的積體電路在東協六國進口市占率居冠
且持續拉高。統計處說明,在東協六國主要進口貨品
來源國中,2021年積體電路最大進口來源國,為台灣
的39.8%,其次為南韓19.4%、第三是中國14.2%,台
灣不僅持續穩居首位,市占率也持續攀升。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