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籲進口品應申報碳含量 為台版CBAM鋪路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2024年5月8日電)環境部昨天召
開第3次碳費費率審議會,台泥表示,樂見環境部碳
費子法正式將碳洩漏風險納入考量,但也呼籲應要求
進口品同步申報碳含量,為未來實施台版CBAM(碳
邊境調整機制)預做準備。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近日出席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論
壇,被問及碳費或碳關稅機制議題,他引用最近熱議
的科幻小說「三體」做為比喻。

張安平認為,氣候變遷因應、經濟發展,及社會政
治體制是氣候問題下碰到的三體問題,每個都有獨特
解決方案,但沒有一體適用的解決方案,也因為是過
去全球沒有遭遇過的,所以需要由上而下的方法來處
理溫室氣體。

張安平表示,他不認為溫室氣體可以不用成本的進
行排放,所有排碳都需要付出代價,因此應該要有溫
室氣體排放的費用。

除了支持碳有價,台泥指出,要再度呼籲政府應依
據CBAM將碳定價制度延伸至邊境的精神,在國內企
業2025年開始支付碳費時,依氣候變遷因應法,同步
要求需支付碳費的產業,提供對應進口原材料與產品
申報碳含量等資料,為未來實施台版CBAM預做準
備。

台泥表示,雖然樂見環境部碳費子法正式將碳洩漏
風險納入考量,但環境部設定碳洩漏風險係數值,只
能短期緩解碳定價對國內經濟的衝擊,長期來看若無
台版CBAM配套,將發生台灣與其他國家間的碳洩漏
問題。

台泥指出,政府若不實施台版CBAM,碳費上路後
將促使更多高碳洩漏風險企業,從製造商變成進口加
工業,以水泥鋼鐵業為例,可能會讓部分業者減少本
地生產量,大幅進口國外無碳足跡資訊、無須負擔碳
成本的低價原物料,再進一步加工,即可能達到環境
部子法中的減量指定目標。

台泥表示,台灣想以實施碳費來達成整體國家減碳
目標,但公部門無法掌握進口原材料的碳排資訊,就
會在邊境產生碳破口,這無疑是將台灣的碳排轉移到
其他國家造成「國與國的碳洩漏」。

台泥指出,環境部既已明確提出2030年前逐期調升
碳洩漏風險值的時程表,也應同時制定台版CBAM進
場時間表,完善台灣碳定價機制,也讓相對應的進口
原材料與產品廠商,可按部就班的預作因應準備,此
舉也有助政府掌握邊境碳破口的數字,有利台灣制定
淨零目標。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