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矽創新關鍵在應用 台灣需少量多樣製造能力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4年5月14日電)宏碁
(2353)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今天表示,未來所有的創
新都與矽有關,應用無所不在時,由當地人創造當地
的文明應用創新,會相對有效;台灣作為世界的好夥
伴,要有從大量生產變成少量多樣的能力,為矽創
新、矽文明做出具體貢獻。

面對生成式AI帶來的科技衝擊,為讓台灣半導體製
造優勢站穩這一波趨勢,國科會今天舉辦「半導體創
新暨產業新創高峰論壇」,行政院政委兼國科會主委
吳政忠、台北市電腦公會(TCA)榮譽理事長施振榮
等人出席。

吳政忠宣布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全球徵案啟
動,延續「晶創台灣」方案以IC設計、半導體相關應
用為題,向全球科技人才發出英雄帖,盼藉由台灣優
勢產業資源,吸引團隊提出在台落地研發、商化布局
構想,進而帶動台灣百工百業發展。

施振榮致詞表示,他1989年提出台灣「科技島」定
位,並要扮演「世界公民」角色;如今科技島已經實
現,現在台灣要邁向世界公民,讓台灣的價值能夠貢
獻到全世界的國家與產業。

施振榮指出,2016年他創了2個英文單字,也就是
Si-nnovation、Si-vilization。首先是Si-nnovation,也就
是在創新(Innovation)前加上「矽」(Silicon),面
對未來,所有的創新都跟矽有關, 「(美國)矽谷已
經沒有矽了,矽都在台灣了」, 但矽谷仍是全球產業
的創新發想地,台灣未來應該要有很多創新。

施振榮進一步表示,微笑曲線是從垂直整合變成垂
直分工的典範轉移模式,台灣在全世界要做最強的分
工,包含晶圓代工、IC設計及系統設計製造等,同時
做好整合服務,服務全世界市場需求,這個分工角
色,「我們當然還要繼續扮演下去」。

不過,他指出,Si-nnovation一定是以Si-vilization
「矽文明」為目標,現在啟動的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就是邀請全世界利用矽,為當地文化、市
場需求的應用做出創新。

施振榮說,台灣最大的困難就是距離市場相對遙
遠、對當地文化與應用不見得很清楚,所以過去都是
做比較全球性通用的PC、手機這種創新產品;但未來
矽的應用無所不在時,一定是由當地的人做當地的文
明應用創新,會相對有效。

施振榮表示,台灣作為世界的好夥伴,「Silicon我
們替它生產,IC設計他們做,但是到最後如果要變成
device,我們也可以(替)他們生產」,台灣要有從
大量生產,變成少量多樣的能力。

施振榮說,相信面對未來,台灣在微笑曲線、科技
島、世界公民、矽創新、矽文明方面,能為世界做出
更具體的貢獻。(編輯:張良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