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創台灣計畫啟動 SEMI:具整體性產業戰略意義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2024年5月14日電)政府推
動晶創台灣計畫,期為台灣奠定未來科技發展基礎。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
世綸今天表示,這對半導體產業具有6大意義,包括
全面性、前瞻性、人才培育、新創企業、國際鏈結及
由硬加軟。

曹世綸今天出席半導體創新暨產業新創高峰論壇,
他說,2020年國際正面臨疫情肆虐,產業界人士面見
總統蔡英文,建議當各國將半導體產業視為戰略產
業,台灣也應有產業戰略,因應地緣政治困難與挑
戰;2021年總統在接受產業白皮書後,隨即推動晶創
台灣計畫。

曹世綸表示,晶創台灣計畫對於半導體產業界具有
6大意義,首先,晶創台灣計畫是台灣近年來少數具
全面性、整體性的產業戰略方針,包含教育等方面。

第2是前瞻性,科技研發相當重要,包括生成式
AI,先進製造、矽光子及化合物半導體等領域,台灣
半導體產業從技術落後者轉變為領跑者,相信是產業
「轉大人」過程中的良方。

第3是人才培育,半導體學院有助於提升台灣半導
體產業人才的質,隨著半導體產業擴大海外布局,台
灣應同時延攬海外人才,增加人才的量。

第4是新創,成熟與大型企業在內部創新可能會有
瓶頸限制,透過新創企業不僅可以推動創新,同時有
助於成熟或大型企業創新發展。

第5是國際性鏈結,台灣半導體產業進入「大航
海」、「日不落」時代,晶創台灣計畫應有助於產業
鏈結國際與人才。

第6是由硬加軟,台灣半導體產業過去以硬體製造
居多,IC設計業面臨前有美國強敵、後有中國追兵困
境,透過晶創台灣計畫結合各行各業,將可提升IC設
計業的競爭力。

曹世綸在受訪時說,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世界處於
領先地位,政府資源應用在刀口上,應在硬體的架構
下,發展系統及軟體,為半導體產業建構更完整的生
態鏈。他並認為,半導體產業打的是國際盃,應善用
國際人才、產業鏈及資源。

至於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曹世綸表示,不能低估
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決心與實力,中國有龐大內需
市場支撐半導體產業發展,只是在美國政策抑制下,
中國發展時間可能拉長。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