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歐洲設廠存考驗 德國矽谷協會:工會態度強硬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柏林2024年6月10日電)台積電
德國設廠帶動當地勞工、人才等議題,德國工業應用
研究機構總監霍柏格建議,台積電提出的薪資和工作
條件須具競爭力,對勞工要求也要符合德國當地文
化。他舉例,台灣人工作非常勤奮,但德國工作與假
期天數,與台灣不同,「你不能要求員工每週工作50
小時」。

此外,德國矽谷協會也點出德國工會態度較強硬,
是台積電必須克服的挑戰之一。

台歐半導體合作論壇在德國柏林登場,外貿協會董
事長黃志芳表示,許多台積電合作夥伴出席,包括重
要供應鏈夥伴,像是默克、英飛凌等企業,顯示台積
電赴德設廠對歐洲半導體產業自主的重要性。

黃志芳指出,有論壇講者提到,台灣過去30年替世
界生產230億個晶片,原料消耗量相當於一棟紐約帝
國大廈,代表台灣以最有效率方式替全球製造晶片,
推動產業發展和人類生活進步。

不過台積電赴德設廠面臨人才短缺挑戰,德國電氣
電子行業協會(ZVEI)執行長韋柏(Wolfgang
Weber)表示,歐洲技術人才的供給較為吃緊,德國
大專院校教育基礎深厚、人才素質高,台積電德國廠
2027年開始量產,還有3年時間可透過學術單位、政
府合作培育人才。

除了人力短缺挑戰,德國矽谷協會(Silicon
Saxony) 顧問蒂姆(Torsten Thieme)表示,德國的工
會態度較為強硬,也是台積電必須克服的挑戰之一。

蒂姆指出,德國薩克森邦(Saxony)已聚集博世
(Bosch)、英飛凌(Infineon)等大廠,再加上台積
電投資,除引進高技術人才,也可望進一步提升當地
薪資。面對勞力短缺挑戰,台積電也可透過薪資誘
因,吸引操作員、軟體工程師等人才加入。

至於如何吸引德國理工人才進入台積電德國廠,德
國工業應用研究機構總監霍柏格(Albert Heuberger)
建議,台積電提出的薪資和工作條件要具備競爭力,
包括薪資條件要有足夠吸引力,對勞工要求也須符合
德國當地文化。

霍柏格表示,台灣人工作非常勤奮,但德國的工作
時數和假期天數與台灣非常不同,「你不能要求員工
每週工作50個小時」。

隨著台積電赴德設廠,出席半導體論壇的德方代表
紛紛向供應鏈招手,希望未來有更多半導體材料、機
械等供應鏈前往薩克森邦布局,當地政府也以提供宿
舍、國際學校等誘因支持業者赴當地投資。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