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財劃法修正 應討論事權劃分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4年06月18日電)藍白提案
修正財劃法,19日將在立法院逐條審查。學者指出,
地方盼中央釋出財源無可厚非,但目前各版本聚焦中
央應下放多少錢,事權劃分卻缺乏討論,恐重蹈財源
未能合理配置的覆轍;另有學者認為,若中央大幅釋
出財源,恐影響經濟、科技預算,降低台灣國際競爭
力。

攸關中央、地方財源分配的財劃法吵嚷多年,在新
政府上任後,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及多位立委分別提
出修正草案,19日將在立法院進行逐條審查。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陳國樑指出,地方政府
希望中央釋出財源無可厚非,但財劃法是談「收」與
「支」,現在各修法版本都有一個盲點,就是僅聚焦
在「收」、即中央應該下放多少錢,然而,釋出更多
財源後該如何分配,卻缺乏通盤、審慎討論。

陳國樑形容,收支如天秤,如果收入變多,支出面
也要增加,不過目前試算草案版本,出現部分縣市獲
配的金額,甚至比該縣市全年歲出金額還要高的情
況,這會重蹈財源未能正確、合理配置的覆轍,且可
想而知將衍生出蚊子館亂象、社福資源浪費等後果。

陳國樑認為,中央應提出行政院版修法草案,並連
「地方制度法」等一併修正,嚴肅檢討地方自治事
項,完善財權、事權的衡平,才能同時提升地方財政
自主,以及整體國家發展與民生福祉。

國立成功大學經濟系教授蔡群立表示,財劃法是合
理分配政府財政資源的重要法規,一旦修正,將牽動
人民福利、國家競爭力的改變,怎麼樣才算合理分
配,須以全體人民、地方政府與中央3者的效益加總
來思考。

針對垂直分配的調整,蔡群立認為,首先可從103
到112年度的中央政府歲出(總支出)來看,社福、
教育科學文化、經濟發展與國防支出,占總歲出金額
的比例相當穩定,顯示民眾對中央規劃的總預算支出
項目具高度依賴。

蔡群立指出,從112年度中央編列歲出也可發現,
政府推動國家核心戰略產業,強化台灣經濟成長動
能,挹注稅課收入增加,透過此方式把中央統籌稅款
的餅做大,中央、地方財源都受益。

不過,他表示,在每年歲入(總收入)固定情況
下,若財劃法修正大幅改變中央、地方的財源額度,
恐使中央過度縮減財源,而減少社福、教育、經濟、
國防等支出,影響民生,且若沒有足夠財源支應經
濟、科技預算,難以大力推動重點產業發展,除恐降
低台灣在國際間的競爭力,連帶也可能導致稅收減
少,等於是把餅做小。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