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佳捷許作名:台商逾4成中國資金回流台灣 未來更多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4年7月12日電)智能電
梯永佳捷(Masada)董事長許作名今天表示,在中國
大陸的台商已有4成至5成資金回流台灣,預期未來還
有更多比例轉回。他認為,台灣資本下一步將布局東
南亞、南美、北美或印度,面對全球更複雜的經營條
件,台灣家族企業挑戰更艱辛。

許作名建議,台灣家族企業應有一套更嚴謹的治理
機制,可效法歐美許多百年家族大企業集團的作法,
建立家族憲法、成立家族辦公室,上市櫃公司所有權
與經營權應分離,交給專業經理人經營,家族辦公室
在董事會善盡監督治理公司營運。

許作名下午接受KPMG安侯建業邀請出席研討會,
分享家族企業經營與傳承的挑戰,他以曾擔任永大電
梯董事長的親身經歷,暢談家族傳承案例的起承轉
合,進一步分析台灣資本發展歷程與未來布局。

談到台灣資本發展歷程,許作名表示,透過雁行理
論,台灣從1980年代開始跟著日本和韓國等一起成
長,雖然受到共產中國威脅,台灣資本發展茁
壯。1989年中國天安門事件後,台灣以及全球資金開
始往中國大陸移動,1999年到2002年,台灣房地產市
場下跌,就是資金往中國大陸移動的結果,不過這也
讓台灣企業得以站在國際舞台大展身手。

許作名表示,4年前中國大陸的台商把資金陸續轉
回台灣,現在台灣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熱,主要是台商
資金回流效應,他推估在中國大陸台商,已有4成至5
成的資金回流台灣,未來還會有更高比重轉回。

談到台灣資本的下一步,許作名預期,可能轉向東
南亞、南美、北美或是印度布局,但全球政經局勢變
化、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變數,台灣家族企業將面對
更複雜的經營條件,不確定性高,挑戰越來越大,變
局會越來越艱辛。

談到家族企業治理機制,許作名表示,永大、東
元、大同、泰山或是長榮等經營權大戰,已成為商界
或學界熱門討論的案例。他認為,家族企業的傳承核
心,首重財產繼承與分配,其次才是家族企業由誰來
治理。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