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扮演橋接能源 經部估119年綠能占比24.7%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劉千綾台北2024年7月15日
電)經濟部今天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未
來10年新增燃氣機組裝置容量逾3000萬瓩;能源署強
調,再生能源極大化仍是最大目標,天然氣是扮演橋
接角色,估115年11月可達成綠能占比20%目標,119
年將擴大至24.7%。

電力準備方面,報告指出,因應AI浪潮爆發,估
113至117年夜間備用容量率約8.1%至13.3%,118年起
考量未來新設置機組排程變數仍多,備用容量率採寬
估在20%以上。

經濟部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112年度全國電力
資源供需報告」,預估AI產業帶動下,113至117年夜
尖峰負載年均成長率約為2.5%,113至122年夜尖峰負
載年均成長約2.8%。

電力供給規劃方面,113至122年燃氣機組新增約
3092.2萬瓩,包含台電機組如大潭、興達、台中新燃
氣機組,以及森霸、中佳電力等民營IPP機組;扣除
大型機組核能、燃煤、燃油、燃氣除役約1306.2萬
瓩,估計未來10年累計淨增加約1786萬瓩。

對於未來天然氣新增量可觀,能源署長游振偉強
調,再生能源極大化仍是最大目標,在此之下要維持
穩定供電,天然氣扮演橋接角色,當綠能越來越多,
天然氣就可逐步退場。

根據報告內容,國內再生能源設置量截至112年底
已達17.96GW,發電占比從105年的4.8%提高至
9.5%;其中,風力與太陽光電全年發電量已是過去的
7倍以上,估11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約12.1%。

政府原規劃114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達2成,但受
疫情影響,估114年占比僅15%,並延至隔年11月達成
20%目標,119年持續擴大至 24.7%。

媒體關切,除了燃氣電廠開發常遇地方阻力,且仍
有環評等變數,再生能源部分,以離岸風電為例,全
球正面臨高成本逆風,完工時程延遲恐拖累綠能目
標。

游振偉表示,離岸風電確實受疫情影響,尤其俄烏
戰爭後,各國積極推動風場建設,相關資源有互相競
爭情況,但目前仍朝此目標推進;今年台灣海峽持續
有風場施工中,區塊開發3-1、3-2期也會按既定時
程,以每年1.5GW推動。

光電方面,根據報告內容,115年光電要大增近
4.8GW,游振偉解釋,持續朝114年、20GW目標推
動,但預估114年仍有少部分無達成,因此將不足部
分列入隔年電力供給。

他指出,目前白天光電出力量已可供應日尖峰所
需,光電最大貢獻達700萬瓩,因此會轉向著重夜尖
峰時段電力供給,台電也調整調度模式,例如透過水
力、燃氣機組快速支應,再搭配能源管理、時間電
價、需量反應,以維持夜尖峰穩定供電,預估AI 科技
潮爆發的113至117年間,備用容量率約在8.1%至
13.3%。

至於118年起備用容量率估可維持在20%以上,則是
考量未來新設置機組排程規劃不確定性變數仍多,包
括環評進度、地方支持等情況,因此寬列備用容量
率,以預留資源進行彈性調配。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