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組裝新制保護供應鏈 專家:採購價格需配套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4年7月31日電)經濟部8
月1日將實施國產車組裝新制,防堵中國汽車零件化
整為零來台,對此福特六和、和泰車、成運汽車均表
示,持續提升自製率,落實在地布局,支持政府政
策。

專家分析,國產車組裝新制為保障現有台灣在地車
廠與供應鏈權益,建議政府在新制上路前,應與在地
供應鏈可擬定與中國同業抗衡的採購價格等配套方
案,鼓勵車廠「愛用國貨」,免流於「上有政策下有
對策」,中國零配件甚至可能「彎道」由第三地或其
他形式進入台灣。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將於8月1日實施新制,國內業者
若規劃引進4種車款樣態將受管制,包括陸資與國際
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的國際品牌者、國際品牌在中
國廠生產者及中國品牌者。

此外產發署表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採
逐年提高,上市第1年15%,上市第2年25%,上市第3
年35%。對於新制上路前已上市車款,也將要求業者
符合國產化零件採購比率。

對此福特六和汽車今天下午回覆記者詢問表示,提
升自製率是Ford方針,也是努力的方向。

福特六和指出,今年已宣示持續落實在地永續經營
的市場承諾,投資超過新台幣25億元,升級中壢廠區
產線,同步強化在地廠商研發能力,提升零組件生產
品質及產值。

電動巴士業者成運汽車回覆記者詢問表示,支持政
府相關政策,建議政府這項重大政策,應不僅限於電
動小客車,更應擴大到一般民眾搭乘的電動大客車。

成運汽車指出,歐盟等國家將電動車供應鏈在地化
比例提高到65%,泰國正面臨政府補助電動車政策錯
誤、導致中國電動車搶進、泰國國內汽車製造供應鏈
慘遭滅頂的後遺症,這些都值得政府借鏡。

和泰車與國產車製造廠國瑞汽車30日表示,在適用
對象與比率上,相關車款商品目前均不受影響。和泰
車表示,未來也將配合政府政策,支持在地零組件,
與供應廠商共同成長。

市場預期國產車組裝新制將直接影響中華車
(2204)旗下MG車款、以及裕隆(2201)有意引進
的大通汽車,受消息衝擊,中華車今天股價下殺跌停
97.7元到終場,成交量放大超過1.3萬張,是2023年12
月中旬以來大量。裕隆遊走平盤下,收61元,跌
0.97%。

社群頻道「壹哥的科技生活」創作者壹哥接受記者
電訪分析,過往有部分車廠成車無法引進台灣,透過
A地供料、B地組裝的模式,進口車用零件在台灣合
格工廠組裝;此外,也有車廠透過台灣下單、第三方
國家進口的方式,在台銷售品牌車款,透過這兩種方
式,規避技術專利審核以及法規限制。

壹哥指出,上述兩種「彎道」方式行之有年,長期
以來可能造成車廠競相採購產地來路不明的零件以作
削價競爭的手段,對消費者來說不是好事。

觀察全球各主要市場保護在地汽車供應鏈措施,壹
哥指出,歐盟、日本、韓國等,對於自身國產車均有
相關保護政策,中國更針對發展電動車有完整的補助
與支持方案。

壹哥表示,產發署國產車組裝新制,看起來是為了
保障現有台灣在地車廠與供應鏈權益,避免上市車款
提高採用中國零配件。不過他建議,政府在新制上路
前,應與在地供應鏈可擬定與中國同業抗衡的採購價
格等配套方案,以鼓勵車廠「愛用國貨」,免流於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國零配件甚至可能「彎
道」由第三地或其他形式進入台灣,成為車廠檯面下
的行銷手法。

壹哥分析,因為中國零配件價格相對低廉,若國產
車降低採購陸廠零配件,整車銷售價格將因此大幅增
加,反而不利於國產車市場競爭條件,甚至有利於進
口車廠發展電動車,在消費市場上,消費者永遠只能
買到比別的國家貴的車,而且可能越來越貴,這是最
糟糕的結果。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