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智慧機械科技創新館開幕 5大專案計畫吸睛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4年8月21日電)國科會智
慧機械科技創新館今天開幕,展出5項專案計畫、22
個計畫團隊的亮點成果,包含發展智慧製造及半導體
先進製程資安實測場域等,藉業界大型展覽展出研發
成果,促進學界與業界媒合,加速將學界研發成果推
廣至產業應用。

國科會今天表示,機械被譽為「工業之母」,是帶
動其他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國科會以學界優勢研發
能量及國研院系統化技術研發平台,共同推動智慧機
械專案計畫,結合人工智慧(AI)、物聯網
(IoT)、大數據(Big Data)等先進資通訊技術,並
導入資安防護、節能淨零,促進「AI產業化、產業AI
化」,同時建構符合產業需求的智慧機械創新生態
圈,打造台灣成為智慧科技島。

在8月21至24日舉辦的「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
展」暨「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中,國科會設置
了「國科會智慧機械科技創新館」,並於今天舉辦開
幕式,展出5項專案計畫、22個計畫團隊的亮點成
果,藉業界大型展覽展出研發成果,促進學界與業界
交流媒合,加速將學界研發成果推廣至產業應用。

國科會指出,本次展出國科會規劃推動的5項智慧
機械相關專案計畫,包含智慧微塵感測器技術研發、
人機協作機器人技術開發與系統整合、虛實加工技術
開發與智能化系統整合、次世代智慧製造關鍵技術研
發,與發展智慧製造及半導體先進製程資安實測場域
等,共22個計畫團隊參展。

國科會說明,將從智慧機械上游的感測器元件,中
游的工具機控制器,到下游的虛實加工技術開發、機
器人、智慧化系統整合與次世代智慧製造關鍵技術應
用,勾勒出智慧機械產業上、中、下游技術脈絡。

國科會表示,成果中有許多亮點,比如台大生物機
電系教授顏炳郎團隊,透過生成式AI結合醫師臨床經
驗,於術前協助醫師規劃安全進針路徑,建立進針決
策模型,使手術機器人具有適應性自主決策的能力,
降低醫師手術困難度,提高手術安全性。

國科會指出,產業面臨激烈國際競爭,唯有透過產
學研緊密合作,發揮學界豐沛的創新研發能量,將學
界研發成果導入產業應用,同時培育高階科研人才,
以提高業界的自主研發能量,藉此帶動百工百業發
展。

國科會表示,本次聯展充分展現學界科技創新研
發、國研院平台技術加值服務以及工程科技推展中心
產學媒合等力量,加速學界研發成果落實產業應用,
共同建構智慧機械創新生態圈,促進產業升級轉型,
提升國家競爭力。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