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22年新新併啟動 能否達陣金管會態度成關鍵

(中央社記者羅元駿台北2024年8月22日電)儘管中
信金攔轎搶親,新光金與台新金今天依舊宣布通過換
股合併案;回顧新新併歷程,早在2002年,2家金控
就觸及此議題,當時因新壽須增提新台幣196億元責
任準備金,導致合併卡關,睽違22年的新新併,這次
是否能順利達陣,成就國內第2起金金併,備受矚
目。

新光金成立於2002年,由新光人壽與力世證券(後
更名為新壽證券)以股份轉換方式合組成立,金控獲
利主引擎為人壽公司;台新金同樣成立於2002年,由
台新銀行及大安銀行以股份轉換方式設立,並決議將
大安銀行併入台新銀行。

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長子吳東進曾擔任新光金董
事長,吳火獅三子吳東亮則掌台新金,因此2家金控
於2002年探討新新併可能性,不過當年因新壽需一口
氣增提196億元責任準備金,致合併案最終破局,當
時也留下「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山頂會合」的名
言。

2020年又傳出吳東進與吳東亮,向時任金管會主委
顧立雄表達新新併想法。

2022年,新光金與台新金再度啟動合併前置作業,
曾各自成立合併研究,不過因股價問題致合併案無疾
而終。

2023年6月,吳東亮支持的新光金改革派,取得新
光金經營權後,董事洪士琪提案重啟評估與台新金合
併案,引來大股東反彈,一度讓2家合併路途遙遙。

如今中信金搶在雙新董事會開會前夕,率先公告將
向金管會申請直接投資新光金,加上外傳中信金已備
好將提出優於新新併條件,搶親企圖來勢洶洶。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滿月時,透露他對於金金併
想法,他認為,任何一件能增強競爭力、符合法令,
並能兼顧股東權益及市場穩定的併購,他都抱持支持
態度,金管會不會為支持而支持、為合併而合併。

也就是說,新新併是否順利達陣,端看預期合併效
益是否能說服金管會,以及金管會對中信金申請投資
新光金的准否。

檢視新光金股價長期低於票面額,2023年為唯一虧
損金控,並連續2年未配發股利,虧損也讓子公司新
壽資本適足率(RBC)不足承壓,如今新光金6月稅
後淨利突破百億元,加上125億元現金增資及剩餘25
億元次債募集,營運步入佳境、體質逐漸改善。

台新金近3年每股盈餘(EPS)都有1元以上水準,
但在14家金控排名屬中後段,2021年的1.63元、排名
第8,2022年為1.09元、排名第11,以及2023年的1.01
元、排名第12。

過去新新併探討,一路走來波折不斷,這次是否能
夠順利達陣,後續發展備受關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