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2026年正式收費 業界籲政府爭取抵減歐盟CBAM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4年8月29日電)環境部
表示,排碳大戶明年試申報碳費,國內碳費2026年正
式收費,產業界呼籲,希望碳費費率訂定審慎評估對
產業衝擊。歐盟CBAM也將於2026年上路,產業人士
表示,政府應積極與歐盟磋商折抵方式,避免出口產
業面臨雙重負擔。

環境部今天公布碳費3子法,明年約500家排碳大戶
需試申報碳費、並擬自主減量計畫,2026年才正式收
費。此外,第5次碳費費率審議會將於9月9日召開,
預計將就個別產業衝擊進行更詳細評估。

面對碳費費率審議將進入深水區討論,產業人士指
出,第5次碳費費率審議會即將召開,呼籲碳費審議
委員考量碳費3子法內容,評估碳費費率對產業衝
擊,希望費率訂定以不影響民生物價、不減損產業國
際競爭力為原則。

此外,碳費針對國內產業實施,但產業界擔憂,水
泥等國外高碳排產品進入台灣,使國內產業面臨不公
平競爭,可能衝擊國內產業、造成碳洩漏,對台灣減
碳成果也會有影響,呼籲政府儘速制定台灣碳邊境調
整相關機制,也就是應對進口產品徵收碳稅。

產業人士表示,碳費3子法公告後,為達自主減量
指定目標,企業須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設備汰換、減碳
技術的研發,呼籲政府應參考國外作法,對產業減量
有具體的輔導性政策,協助業者低碳轉型。

國內碳費2026年正式收費,恰逢歐盟「碳邊境調整
機制」(CBAM)正式上路時間。產業人士呼籲,政
府應未雨綢繆,積極與歐盟磋商、談判,確保廠商在
國內繳交的碳費可以抵減歐盟CBAM憑證,「到底如
何被扣抵,大家都沒有頭緒」。

產業人士指出,主因為兩者機制不同,歐盟是依照
產品碳含量,台灣則是依照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建
議政府與歐盟磋商談判,避免業者出口到歐盟時不被
認證,面臨雙重負擔,尤其許多出口至歐盟的金屬、
扣件業者將首當其衝。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