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美國建廠屢受挫 劉德音大讚台灣公私協力效能佳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4年09月3日電)台積電
前進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過程並不順遂,台積電前
董事長劉德音今天細數台積電發展歷程的優勢,特別
讚揚新竹科學園區的單一窗口制度,並以美國廠為
例,直言沒有單一窗口很痛苦,台灣公私協力表現
好,是真正的優勢。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首次顧問會議今天登場,創
新經濟組的共同召集人、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專程
自美國返台參與,並發表專題演講「從公司經營看國
家的經濟發展」。

劉德音以台積電為例,直指台積電發展過程中,便
是擇定台灣優勢,避開劣勢,包含利用台灣本地有紀
律的工程師文化、只做半導體製造的商業模式、以世
界市場為目標,以及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與上下游
協力廠商的投入;建立創新文化,鼓勵與社會聯結。

劉德音說,台灣1980年就設立科學園區,台積電在
1987年才成立,當時科學園區已經引進很多國外人
才,很多新創公司得以從新竹起步,特別要提的是,
新竹科學園區設立的基本概念就是單一窗口,「我最
近在美國建廠就知道,沒有單一窗口的痛苦」。

近年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卻狀況不斷。
紐約時報曾指出,台積電遇到文化衝突、對手英特爾
搶人與川普政治威脅等挑戰,尤其台灣的工程師文化
在美國並不適用,這也讓台積電勞資關係相對緊張。

劉德音這番感嘆,似乎獲得在場企業家共鳴,現場
笑聲陣陣。

劉德音接著表示,台積電美國廠最近有好的結果,
但過程中公私協力非常困難,「台灣不要忘記,這真
的是我們優勢」;新加坡、中國大陸也把台灣這套學
過去,希望台灣以後能做得比他們這些學習者更好。

然而,劉德音強調,不要只對過去的事情驕傲,也
要留意領先的人進步速度是不是比追趕的人還要快,
這才是真正領先,否則只是暫時領先而已。

劉德音直言,台灣許多成功的產業都歸因於有高度
彈性的協力廠商的投入,共同發揮整體的競爭力;台
灣特有的工程師文化、交通運輸、資通網路,以及公
私協力的能力,是建立產業生態系的優勢。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