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通訊應變韌性 台首顆繫留型高空氣球基地台亮相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東2024年10月24日電)數發部
打造首顆國產國造的繫留型高空氣球,基地台裝在氣
球上,建置近地高空通訊平台。數發部長黃彥男表
示,這項方案可說是「台灣之光」,氣球最高可升空
到800公尺,提供半徑11公里、最廣達380平方公里的
網路涵蓋。

數發部今天在台東縣鹿野高台舉辦「高空通訊平台
升空測試與展示」,對外界公開高空通訊平台在災害
發生後迅速恢復通訊的應用潛力,強化台灣通訊應變
韌性。

黃彥男致詞時表示,今天因天氣不好無法看到氣球
升空,台灣天災很多,為了保持通訊韌性,這次打造
的高空通訊平台是全球少有類似的解決方案,而且這
是台灣自身發展出來的技術,可以說是「台灣之
光」,基地台裝置在氣球上可以提供80小時的服務,
未來可應用在救災與指揮系統。

電信技術中心執行長林輝堂表示,這次攜手工研
院、台灣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開發可以升空
800公尺的高空氣球,涵蓋半徑11公里、換算最廣為
380平方公里的網路涵蓋,讓台灣網路更靈活、更具
備韌性。

數發部指出,這次展示的高空通訊平台搭載獨立的
能源供應裝置,採用氫燃料電池作為主要電力來源,
確保長時間運作下,依然能夠提供穩定可靠且低汙染
的電力供應。

數發部說明,高空通訊平台具備50公斤的載重能
力,可裝設電力跟行動通訊基地台等,因應更多的使
用情境。平台能持續滯空超過14天,顯示長時間提供
穩定通訊服務的能力,提高災害期間的通訊恢復效
率,並大幅度提升災區與偏鄉地區的通訊能力。

電信技術中心說明,現行高空通訊平台載具共有3
種,分別是無人機、繫留型氦氣球、高空飛船,其中
繫留型氦氣球具備酬載重量大,長時間滯空提供通訊
服務能力,技術相對成熟。高空通訊平台像是日本、
捷克、美國、英國都有類似的計畫,不過各國狀況不
一。

電信技術中心指出,平台未來主要提供2大應用。
一是可提升網路涵蓋範圍,傳統行動通訊車雖可提供
訊號,但由於天線在地面,涵蓋範圍有限,大約僅能
半徑2公里,高空通訊平台在800公尺高空中可涵蓋更
大的範圍,半徑達11公里。

二是讓救災前線保持通訊,若有地區因重大天災導
致道路與通訊中斷,高空通訊平台與行動通訊車可配
合救災隊伍,到第一線提供搜救隊伍或受困民眾通訊
服務,包括基本通訊、傳訊息、看影片都沒問題。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