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開放涉新台幣匯率外匯商品 非資產管理阻礙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4年10月30日電)政府將
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列為重點政策,央行
秉持一貫立場,在未涉新台幣匯率的外匯商品前提
下,將持開放態度;央行今天以新加坡、香港為例,
強調不開放此類商品,並非資產管理的阻礙。

金管會端出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
希望壯大台灣金融市場人才、專業及競爭力,並引導
海外資金投資台灣,促進國內產業發展;外界關注央
行態度,是否會進一步配合鬆綁相關外匯規範。

央行今天宣布響應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調高國
人每年累積結匯金額,團體、個人由500萬美元提高
至1000萬美元,公司行號由5000萬美元提高至1億美
元,並自今年11月1日起實施。

央行外匯局長蔡(火冏)民表示,實際統計數據看
來,國人實際使用結匯額度需求有限,這次調高結匯
額度、調至多少,並不是關鍵議題,重點是央行表達
支持政府政策的態度,認為此方向對金融發展會有幫
助。

面對外界質疑央行對於涉新台幣匯率的外匯商品太
過保守,蔡(火冏)民回答,他不認為這會是發展資產
管理的阻礙,「這可能是外界誤解」。

蔡(火冏)民指出,以新加坡、香港為例,新加坡金
融市場蓬勃發展,但並非外國人到新加坡會換成新幣
再做資產管理,他們新幣兌美元的交易比重非常
低,9成都是外幣交易;他接著表示,有人認為新台
幣匯率穩定,不利金融市場發展,但港幣兌美元是固
定匯率,金融發展也沒有受太大影響。

蔡(火冏)民指出,新台幣不是國際貨幣,但國際上
最多的投資工具,以及國人海外淨部位多是美元或歐
元,資產管理也是這些形式為主,「台幣不是國際貨
幣,難道就會變成資產管理沒辦法發展?這可能是外
界誤解。」

蔡(火冏)民強調,央行不認為對涉及新台幣匯率的
衍生性商品採取審慎態度,會對市場造成阻礙。

「要發展資產管理業務,不應該太去強調,新台幣
要有很多衍生性商品」,蔡(火冏)民表達央行立場,
但他也說,央行不會一成不變,仍會滾動式檢討。

蔡(火冏)民補充,對於涉及新台幣匯率的外匯商
品,央行有兩大原則,分別是避險、實質需求,舉例
來說,廠商基於貿易,有避險需求要做遠匯,這些是
開放的。

蔡(火冏)民指出,新台幣是2000多萬人在使用的貨
幣,央行希望新台幣匯率穩定,因為投機行為,造成
新台幣過度波動並不好,近期日圓受到利差交易
(Carry Trade)劇烈波動,便帶來很大影響。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