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長:菲國綠電輸台每度低於4元 相當台灣發電成本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4年10月31日電)經濟部
長郭智輝拋赴菲種電想法引發關注,他今天表示,菲
律賓適合發展地熱、光電、風電,只要達到規模經
濟,綠電產品組合以海纜送回台灣,每度電將低於4
元,相當於台灣發電成本,亦可落實境外關內政策。

郭智輝日前在印太戰略智庫論壇拋出在菲律賓設置
電廠想法,擬透過海底電纜方式,把綠色電力帶回來
台灣;他表示此想法源自區域同盟國家互相給予綠電
支援,允諾半年內提出可行性評估報告。

他今天接受寶島聯播網「寶島全世界」廣播節目主
持人鄭弘儀專訪,暢談赴菲開發綠電想法緣起與目
標。

郭智輝表示,菲律賓離台灣最近且地大,又逢今年
4月菲美日簽署「呂宋經濟走廊」,目的是幫助菲國
發展綠能、基礎建設、減碳計畫、半導體等,以上確
實和台灣沒關係,但台灣作為民主同盟,有沒有機會
參與,「這是美國朋友問起的」。

郭智輝認為「想法不錯」,後來也觀察到不僅新加
坡擬向澳洲買綠電,且海纜長度長達4300公里,英國
也要和摩洛哥買電,距離至少4000公里,「這麼遠都
送的到」,可見此議題有討論空間。

他指出,如何安全、有效率購買菲國綠電是關鍵,
綠電包含光電,呂宋島土地夠大,可降低成本,光電
成本每度3.7元,若具規模經濟可降至3元;陸域風電
則有望降到2.1元。此外,經請教專家,海纜線損僅
15%內,相當於每度電只會損失5角至1元。

郭智輝表示,攤開光電、陸域風電、地熱,儘管地
熱現在較貴,但他強調,最終綠電商品組合透過海纜
送回台灣,每度電絕對不會超過4元,和台灣發電成
本差不多,而大家現在所需的正是綠電。

他不諱言,台灣2050年要達到零碳是最大課題,光
電、風電均面臨阻礙,以致綠電有可能落後,碳排是
一大問題,總統已指示節能減碳優先。

他透露,現在已經開始進入評估期,較簡單做法是
買電,再送至高雄、屏東,以海纜輸送符合RE100規
定。若是透過船運,可參考日本最新技術「貨櫃儲電
箱」,一艘船約可儲電240、250MW,4艘船相當於
1GW,接近一部核三機組。

郭智輝強調,他的原則是讓大家「用電沒煩惱、用
便宜的電」,而且是綠電。

他也點出台企前進當地設廠利多,他解釋,以深圳
經濟特區為例,台灣若能透過美日牽線,和菲律賓談
成設置特區,不僅能給予台灣廠商更好的租稅條件,
又能貢獻菲律賓GDP,亦符合他不斷主張的「境外關
內」政策,可協助台廠增加競爭力,經濟部預計半年
內完成可行性評估。

談及半導體方面可如何與菲國合作,他表示,台灣
半導體傳統製程附加價值不高,低階封裝利潤較低,
台灣又缺乏人力,不能自動化的部分可移至友好同盟
國生產。

除半導體低階封裝,他也提到,台灣鋼鐵、石化等
高耗電產業移過去發展,運用相對便宜電力可降低成
本,進而以規模經濟與中國抗衡,同時舒緩台灣未納
區域貿易協定的現狀。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