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專家:美可能藉關稅促在地製造 影響擴及上游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2024年11月21日電)川普當
選美國總統,各界關注對於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可能影
響,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今天表示,未
來美國可能不會新補助半導體製造業,改為透過關稅
推進半導體在地製造,影響層面將擴及上游的材料與
設備領域。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今天應邀參加政
大主辦的「半導體供應鏈變革與能源轉型-機遇與挑
戰」研討會,演講「美中晶片科技戰的現在與未
來」。

他說,美中科技對立的核心在於無線通訊和運算,
技術本身並無罪,軍民兩用才是衝突的關鍵,令美國
感受到強大威脅,而晶片先進製程是決勝的關鍵支
撐。

對於未來川普回鍋執政,美中晶片科技戰可能的走
向,楊瑞臨預期,兩國科技脫鉤更甚,企業將被迫選
邊站,更難以「腳踏兩條船」,政策實務操作的縝密
度重要,生成式人工智慧(AI)賦能半導體產業將是
決勝的關鍵。

楊瑞臨表示,中國為擺脫當前遭到美國圍堵的窘
境,勢必在仿生、量子運算、光運算、互補式場效電
晶體(CFET)和記憶體運算(CIM)等下世代科技方
面尋求彎道超車的機會。

楊瑞臨說,科研是美國的重中之重,未來川普上任
後,在科學法案方面應不會有太大改變,牽涉到補助
的晶片法案方面則可能會有所變化,預期將不會新補
助半導體製造業,改為透過關稅和調降企業稅推進半
導體在地製造。

楊瑞臨表示,拜登政府時期推動的半導體在地製造
是以先進和成熟製程製造為核心,預期未來川普政府
影響層面可能擴及上游的材料與設備領域。

他說,川普一旦祭出關稅措施,實施的國家與相對
稅率相當關鍵,可能牽動印太地區半導體產業鏈挪
移,是關注的重點。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