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自揭拒絕管理層收購秘辛 決定正確壯大台積電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4年11月28日電)台積電
創辦人張忠謀自傳下冊即將於明天上市,他在自傳中
首度揭露2005年首次交棒台積電CEO的過程,曾嚴肅
考慮曾繁城和蔡力行2人,最終提請董事會任命蔡力
行為台積電CEO。

張忠謀並透露,高盛集團合夥人宋學仁於2007年2
月曾向他建議高盛銀行結合別的金融機構,再加上向
其他銀行的貸款,可與台積電管理階層結盟做「管理
層收購」。他與蔡力行決定拒絕宋學仁的建議,事後
看來當時的決定是對的。

張忠謀指出,他是在2005年思考為台積電準備繼承
問題,決定先釋出CEO職,仍保留董事長職,透露當
時嚴肅考慮的只有曾繁城和蔡力行2人。

張忠謀表示,曾繁城在他的工研院長官都不願參加
台積電情形下,帶領工研院核心團隊到台積電,建立
不少汗馬功勞。此外,曾繁城還引進了好幾位優秀的
旅美華裔人才,蔡力行就是其中之一。

至於蔡力行,張忠謀說,蔡力行在1989年12月,台
積電成立不到3年時,就認知台積電潛力而參加台積
電。

張忠謀表示,論人情、資歷,應該讓曾繁城先有機
會做CEO,但在無情與變化迅速的半導體行業,豈能
只講人情和資歷。蔡力行當時54歲正值盛年,比曾繁
城小7歲,在台積電也已建立不少功勞,潛力受到張
忠謀、曾繁城和許多員工欣賞,於是張忠謀在2005年
5月提請董事會任命蔡力行為台積電CEO。

至於宋學仁建議「管理層收購」一事,張忠謀指
出,宋學仁的說辭是出資700億美元,收購市面上所
有台積電股票,但管理層已擁有的股票除外。這700
億美元的資金約一半來自貸款,藉由貸款的槓桿作
用,可以增加管理層的持股比例。

此外,當時貸款利息約為8%,可以用不發股利省下
來的現金支付,公司的資本支出、員工紅利等都可以
不變。

張忠謀考量財務規劃太勉強,認為員工紅利、資本
支出、研發投資一切不變,只把股利轉做貸款利息簡
直不可能,且會綁手綁腳。此外,「管理層收購」真
正的收購者是出錢的財團,收購假使成功,公司的主
權也在他們手上,因此決定不做「管理層收購」。

張忠謀說,2、3年後,台積電看到市場成長的機
會,迅速地增加資本投資幾乎3倍,不僅花光所有的
自有現金,還要舉債,當然相應的結果是連續多年快
速的成長。事後看來,不做「管理層收購」的決定是
對的。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