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帶旺高階製程 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估翻紅創第3高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4年12月23日電)AI浪潮
推升高階半導體和AI伺服器生產動能,經濟部預估今
年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有望終止近2年負成長,轉為
年增約11%,並創歷年第3高紀錄,但終端需求復甦疲
弱和中國產能開出壓力下,高科技和傳統產業表現不
均,明年須密切關注美中兩大經濟體走勢。

經濟部統計處今天公布11月工業與製造業生產指數
概況,11月工業和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幅度皆達10%
以上,連續9個月正成長,在人工智慧(AI)和高效
能運算應用擴增持續推動下,預估全年製造業生產指
數介於95.07和95.40之間,成長幅度則介於11.1%至
11.5%,創造史上第3高紀錄。

資訊電子產業方面,11月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為
112.44,創歷年新高,年增19.07%,連11紅,其中受
惠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需求強勁,帶動12吋晶
圓代工增產,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達126.96,同樣締
造新高紀錄,年增23.80%。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方面,11月生產指數為
136.24,年增7.98%,為歷年同期新高紀錄。經濟部表
示,主因AI應用持續擴展,以及雲端資料處理需求成
長,帶動伺服器、其他通訊傳播設備、其他電腦週邊
設備及零組件等生產增加,但用戶傳輸及通訊設備、
行動裝置鏡頭等因訂單縮減而減產,抵銷部分增幅。

傳統產業方面,基本金屬由負轉正,年增1.72%,
主因為去年同期鋼鐵市況疲軟,部分鋼廠產線歲修減
產,比較基數較低,冷軋不銹鋼捲板、熱軋鋼捲板等
增產較多,但銅箔受低價競爭影響訂單而減產,抵銷
部分增幅。此外,受惠半導體產業先進製程投資動能
強勁,機械設備業年增7.96%,連續8個月正成長。

不過,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受海外產能開出排擠,加
上部分廠商排定歲修而減產,年減2.82%;汽車及其
零件業因汽車零件下游客戶庫存調節,加上部分車款
受缺料及進口車競爭影響,年減9.66%。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今年製造業生產
指數全年有望終止連續2年負成長,轉為正成長格
局,主因為低基期、以及AI浪潮推升高階半導體和AI
伺服器產能開出等2大因素,但他也提醒,「今年也
是不均的一年」,反映在高科技產業表現強勁,但傳
產動能疲弱。

黃偉傑說明,全球高通膨拉低終端需求,以及中國
疫後復甦表現不如預期,使產能外溢到國外,造成供
過於求、進而壓縮國內傳產表現;高科技產業也出現
不均現象,半導體成熟製程和面板等產業受到中國產
能開出的擠壓。

此外,受到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黃偉傑表
示,偏成熟製程的記憶體廠透露12月動能可能比11月
低;至於AI伺服器所需的高頻寬記憶體(HBM)以美
國和韓國廠商生產為主,台灣生產動能尚未完全開
出。

美中兩大經濟體表現牽動台廠製造動能,黃偉傑表
示,明年須注意2個重點,包括美國新政府政策目前
尚未明朗,以及中國推出新策略拉動經濟成長的力道
為何,未來須持續關注。在AI和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
技應用持續擴展下,以及半導體高階製程需求暢旺,
加上農曆春節前備貨需求釋出,有助支撐製造業生產
動能穩健成長。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