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簡志誠:建構AI算力平台 研發變現孵小金雞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4年12月28日電)擁抱AI
浪潮,中華電信(2412)董事長簡志誠清楚擘劃兩大
角色,第一要當「賦能者」,建構AI算力平台,出租
給中小企業;第二要當協創者,透過自身經驗,助企
業客戶開發AI應用;他並強調「研發變現」能力,助
集團孵化小金雞。

生成式AI(人工智慧)是近年最重要的關鍵字,甚
至引發許多企業主的「AI轉型焦慮」。簡志誠接受中
央社專訪時表示,中華電除了擁抱AI浪潮,也呼應全
球都在進行的雙軸轉型,包括數位轉型、低碳轉型需
求;中華電也積極與輝達(NVIDIA)合作,例如「輝
達在地方城市的投資上,中華電一定會積極參與」。

簡志誠:擘劃AI兩大角色 中華電擔綱賦能、協創者

簡志誠表示,面對AI,中華電信已擘劃兩大角色,
第一就是AI賦能者,也就是管理學中,賦予個人或組
織做某事的能力或權力。中華電可將既有IDC(網路
資料中心)打造為AIDC,建構AI算力出租平台,以租
用的方式,將AI算力提供給需要的中小型企業;現在
南部IDC已在執行建造計畫,明年會運轉商業模式,
將是中華電未來著力的方向。

另外,由於AIDC牽涉算力,比一般的IDC更耗電,
他表示,考量電力需求,初期AIDC會規劃在中、南
部;但長遠發展而言,中華電明年將進行全光化網路
的PoC(概念性驗證),可在全台18個各個IDC機房之
間相連全光網路,不但彼此可分享算力,還能實現比
現有速度快百倍、超低延遲、但耗電量降為1%的網
路。

這和打造一個超大型AIDC相比,就不必面臨找不到
足夠土地,及耗電太過龐大等隱憂,「甚至未來也可
從海外相連,讓服務做更大,也能解決在地電力問
題」。

在AI協創者的角色方面,簡志誠說明,中華電信內
部早已鋪天蓋地導入生成式AI應用,包括AI客服、作
業流程優化、網路障礙預判與排除3大類別;對外也
陸續推廣到企業或政府客戶,並透過自身開發與導入
經驗,幫助客戶在特定的領域打造一些相關的AI應
用,發揮協力創作的功能。

「可以把AI想成是集眾人智慧的力量」,簡志誠表
示,如果少了AI的挹注,企業內部效率、生產效能等
各方面,就會產生競爭弱勢,放到城市、國家,都是
一樣的概念;所以看好未來各個企業與單位一定會持
續導入生成式AI的應用,比起期待AI大爆發,可能以
長期進行式、不斷升級優化的角度看待更恰當。

不怕競爭者超車 簡志誠自豪「研發能力同業追不
上」

電信市場重回三雄鼎立格局,行動通訊市占率雖無
太大變化,但遠傳和台灣大哥大的財報都像吃了大補
丸,台灣大近3個月的每股盈餘(EPS)罕見連續超車
中華電信,是否擔心對手急起直追,威脅中華電龍頭
地位。

簡志誠坦言不擔心,但會稍微警惕,樂見同業持續
往前,激起良性競爭;他也自豪表示,中華電信有很
多強項同業遠遠追不上。

他舉例,除品牌形象、人才福利之外,中華電信有
「海地星空」的綿密網路,海纜、微波、衛星布局都
大幅領先超前,1G雙向光纖更已完成光纖到家
(FTTH)25GS-PON測試,可隨時針對需求鋪建。

他進一步指出,中華電信研究院擁有深厚的研發能
力,有超過1200名的研發人員,現在已把「研發變
現」設為目標,會陸續把具有成果、有商轉能力的團
隊拆分出去成為子公司;過去中華電信研究院就曾孕
育出中華精測(6510)這隻大金雞,未來更有機會孵
化新的小金雞群。

觀察今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中華電信研究
院以發明專利參展,斬獲15項獎牌,創歷年新高,其
中包括「光收發系統」、「中文文字轉譯成台文或台
語拼音之系統、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用於路面
汙損分類辨識之方法及系統」、「共用光纖的光濾波
系統和光濾波方法」等,都是中華電信已經取得的專
利,擁有極高的商轉潛力和變現能量。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