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連漲且碳費上路 用電大戶條款門檻維持5000瓩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5年1月3日電)用電大戶
條款檢討結果出爐,維持現行5000瓩以上用戶納管門
檻。能源署今天解釋,主因去年已調漲2次電價,且
環境部今年開徵碳費,考量現階段用電大戶皆為規範
對象,因此門檻暫不下調,下次檢討結果預計2026年
底公布,隔年起適用。

至於現階段用電大戶義務履行方式,以購買再生能
源電力及憑證最多,占比約72%。

經濟部2021年公告實施「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
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也是俗稱
的「用電大戶條款」,要求契約容量在5000瓩以上用
戶,5年內要設置契約容量10%的再生能源,有綠電設
備、儲能、購買憑證或繳代金等4管道,提前3到4年
完成設置可享早鳥優惠。

用電大戶條款每2年檢討一次,環團要求下修契約
容量、提高綠電設置量比率,檢討結果近期出爐,維
持現行用電大戶納管門檻規範,共約500個電號、300
多個集團企業納管。

能源署官員說明,維持主因今年2次電價調整,上
半年調漲各類用電平均電價約11%、下半年再調漲產
業用電電價約12.5%,加上環境部今年正式開徵碳
費,現階段用電大戶皆為規範對象,經審慎衡酌產業
發展環境、產業競爭力及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維持現
行規範。

能源署補充,自2023年起依法啟動檢討作業,陸續
邀集公民團體及工商業界召開北、中、南、東等4場
次分區會議,徵詢各界對於用電大戶條款相關意見,
並參考外在環境等因素,做成上述檢討結果,下一次
檢討結果將在2026年底出爐,2027年起適用。

根據能源署統計,現階段用電大戶義務履行方式,
主要以購買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最多(495MW)、占
比約72%;其次為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
(196.3MW)、占比約28%;設置儲能設備
(5.2MW)再次之,優惠期達成率7、8成,已活絡約
0.7GW再生能源交易市場。

能源署強調,台灣是出口為主的科技業大國,用電
大戶皆已參與國際綠電相關組織如RE100等,而綠電
已成為科技業國際競爭力要素之一,將持續輔導用電
大戶完成義務履行,產發署也有輔導團協助企業落實
碳費徵收自主減量計畫,讓碳費可從每噸300元降至
100元。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