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主導泛官股售電公司 資本目標20億拚4月到位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曾智怡台北2025年1月3日電)
經濟部主導成立泛官股售電公司「台灣智慧電能」,
目標4月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20億元,聯電和中美晶
等6家民營企業已有意入股。台智電掌握首批企業綠
電需求約500MW,並已接洽離岸風電3-1和3-2期風
場,預估風場完成建置後可於2028年開始貢獻營收。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長陳怡鈴今天說明泛官股售電公
司台灣智慧電能公司(簡稱台智電)成立背景和股東
結構,她表示,為解決企業購買離岸風電對於量體和
信評要求等問題,經濟部去年開始籌備主導成立台智
電,盼藉由統購分銷策略協助企業購買綠電,預計3
月資金陸續到位後,她將接任代理董事長。

股東結構方面,預計有泛官股和民營企業等10到12
家公司,除了中鋼、耀華玻璃、工研院子公司創新工
業技術移轉(ITIC)外,外界推測中油、高鐵、中華
電信等泛官股,以及日月光、東和鋼鐵、長春石化、
台達電、聯電和中美晶等6家民營企業也有意入股,
目標資本額為20億元。

觀察台智電目前實收資本額約2000萬元,由中鋼先
期投資1000萬元,ITIC及耀華玻璃各出資500萬元投
入。經濟部表示,後續各潛在股東將陸續參與台智電
增資計畫,工會關切的中鋼持股比例會調降至
12.5%,也不排除持續調降到個位數持股。

外界關切持股占比變化,經濟部表示,為符合信評
標準,預估泛官股占比將微幅超過50%,其他股東占
比介於10%至12%,中鋼未來持股占比有望低於1成,
並持續爭取國發基金支持。

台智電經營策略方面,經濟部官員說明,目前已有
500MW綠電訂單,第一波採購對象為大型企業,第二
波將會服務中型企業,包括蘋果和AI伺服器等供應
鏈,同時協助業者建立綠電採購知識,包括電力模型
建立和綠電需求量規畫;根據統計,以半導體供應鏈
綠電需求占最大宗,ICT、外商資料中心和石化鋼鐵
等產業亦有需求。

因應企業綠電使用占比目標,台智電規劃將綠電分
成小包裝、短年期,並規劃遠期契約,以滿足企業不
同時程、前少後多的綠電需求,並降低業者無法一次
購買大量長期綠電的負擔。舉例來說,一般企業與風
場簽署企業購售電合約(CPPA)為25年期,若為遠期
契約,可由A企業購買前面15年綠電、B企業購買後面
10年綠電,等於由多個買家「吃下」風場不同時期發
電量。

經濟部指出,台智電提供的綠電價格訊號較一致,
可協助企業制定更明確的綠電採購策略,但由於親自
向開發商(綠電賣主)交易可獲得更便宜的綠電,也
鼓勵企業向綠電賣主交易,台智電作為補充性質。

媒體關切台智電獲利情形,經濟部官員表示,目前
主要接觸離岸風電3-1和3-2期風場,包括哥本哈根基
礎建設基金(CIP)3-2風場,風睿能源(SRE)3-1和
3-2期風場,法國電力再生能源(EDF Renewables)3-1
期風場,森威能源3-2期風場,預估風場建置完成時間
為2028、2029年,因此可於2028年開始貢獻營收,預
估台智電可在風場建置完成1、2年後達成損益兩平。

經濟部官員強調,台智電一定會獲利,絕對不會有
虧錢的事情發生,重點是促進綠電交易市場活絡,以
解決企業買不到綠電、開發商因信評問題造成的融資
挑戰,同時也在思考其他獲利方式,包括Google希望
達到全時綠電,可能會產生餘電問題,因此也在探討
其他綠電分配方式。

至於綠電價格,官員表示,台智電的綠電定價會以
買價再往上加乘,現在還在談判階段,但買到的綠電
一定會有競爭力,將風險承擔、相關營運和金流處理
等費用納入考慮,並依客戶綠電購買量和年限給予不
同訂價及折扣;也就是說,買長期綠電會比較便宜,
也不會和市場價格差異太大。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