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重組牽動 台灣對美、中出超寫32年最小差距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5年1月9日電)供應鏈重
組、AI商機、美中經濟表現不同調等因素,改變台灣
外貿版圖。財政部統計,2024年台灣對美出口成長
46.1%,創歷年最大增幅;但對中國與香港外銷連3年
衰退,為有統計以來首見,全年對中港、對美出超金
額寫32年來最小差距。

財政部今天公布最新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概
況,2024年12月出口金額435.9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次
高,年增9.2%;全年出口4750.7億美元、年增9.9%,
創歷史次高。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5大市場中,台灣去
年12月對東協出口89.1億美元,創單月新高,年增
27.8%;對美國出口98.5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最佳,年
增16%。

蔡美娜說,去年12月對中國與香港外銷年增3.6%,
雖連續第2個月正成長,但出口值僅138.3億美元,不
算突出,研判對中港外銷處於止跌回穩階段;對日
本、歐洲出口尚未明顯改善,分別年減
20.1%、15.7%。

以全年而言,5大市場呈現強弱反差情況,蔡美娜
表示,2024年台灣對美國出口大幅成長46.1%,創歷
年最大增幅,對東協亦增15.1%,規模值分別為1113.7
億美元、877.85億美元,同登歷年新高峰;不過,全
年對歐洲出口386.4億美元、年減8.6%。

蔡美娜指出,2024年台灣對中港外銷年減1.1%,是
連續3年陷於衰退局面,也是有統計以來第1次看到此
現象,全年出口規模1506億美元,與2020年水準差不
多,換言之,規模倒退了4年左右。

2024年台灣對日本出口258.4億美元,衰退幅度
17.8%,下探至金融海嘯之後、近15年來最重跌勢,
蔡美娜分析,主因不外乎是日本汽車業在其主要外銷
市場表現欠佳,影響對台灣車用晶片的需求。

蔡美娜進一步指出,近年供應鏈重組、去中化潮
流,加上美中經濟表現不同調以及AI浪潮興起,種種
因素改變了台灣外貿版圖,一些新的亮點市場也浮上
檯面。

反映在數據上,蔡美娜表示,2024年台灣對美出口
占總出口比率提升至23.4%、對中港占比降為31.7%,
分別寫下24年來最高、23年來最低紀錄。

同時,台灣2024年對捷克出口大增1.7倍,對墨西哥
出口增加66.5%,對愛爾蘭則增加62.5%;她說明,隨
供應鏈調整,許多廠商布局歐洲、美洲市場的門戶,
且當地人才具備質或量方面的優勢,台灣對上述3個
市場的主力外銷產品皆為資通產品。

此外,台灣2024年出、進口互抵後,全年出超806.1
億美元,寫歷年次高水準。蔡美娜指出,其中,對中
國與香港出超699.9億美元,降到近8年低點,對美
國、東協出超分別上升至648.8億美元、385億美元,
雙雙改寫新高紀錄。對中港出超及對美出超金額差距
僅約51億美元,創32年來最小差距。

蔡美娜表示,2024年台灣外貿情況的另一特別之
處,在於對南韓入超創新高、達229億美元,使南韓
取代日本成為台灣最大入超來源國,主因受AI供應鏈
國際分工影響,帶動台灣對南韓高頻寬記憶體的需
求。

至於近期南韓政局動盪是否衝擊與台灣的經貿往
來,蔡美娜指出,觀察出、進口實際數據,看不出來
有受到太大影響。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