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廠衝刺減廢 開創循環經濟模式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5年2月2日電)晶圓代工
廠致力邁向「零廢棄」目標,開創循環經濟模式。台
積電(2330)台中零廢製造中心去年11月商轉,估計
每年可減少新台幣15億元環境成本;聯電(2303)南
科循環經濟資源創生中心將於今年啟用,每年可以創
造1億元再生產品綠色經濟。

台積電台中零廢製造中心由台積電攜手協力廠商成
信實業、長春石化和立盈環保科技打造而成,秉持
「減廢最大量、環境效益最大化、管理風險最小化」
原則。

零廢中心內設有氧化矽污泥、異丙醇、氟化鈣污泥
及有機溶劑熱回收廠4區,確保廢棄資源不外流,並
發展電子級化學品再應用於半導體,開創循環經濟新
模式。

氧化矽污泥區是將半導體研磨製程產生的研磨廢
水,經混凝處理沉降後產生氧化矽污泥,再針對每種
污泥材料特質,以還原工程技術,分別製成矽碇或人
造螢石等。

異丙醇區則是將清洗晶圓後的廢異丙醇,藉由熱回
收的蒸氣,蒸餾去除水分與不純物,精餾成電子級異
丙醇回供半導體業使用。

氟化鈣污泥區是將半導體蝕刻與清洗製程產生的氫
氟酸廢水,經氟酸化混程序後產生氟化鈣污泥,再經
旋窯乾燥後加入凝結劑攪拌,導入成型機造粒與乾燥
後生成人造螢石。

有機溶劑熱回收廠是將去除晶圓表面光阻與有機物
後的廢有機溶劑,經由燃燒爐熱裂解後,產生高溫煙
道氣經過鍋爐熱回收,產出蒸氣於零廢中心內使用。

台積電台中零廢製造中心每年將為台積電減少約13
萬公噸的廢棄物委外處理量,約占中科廠區廢棄物的
85%以上,估計每年能減少約15億元的環境成本。

聯電斥資18億元在南科晶圓12A廠區打造的循環經
濟資源創生中心將於今年啟用,估計每年可以減少1.5
萬公噸的廢棄物,減廢比例約1/3,並可創造約1億元
的再生產品綠色經濟。

循環經濟資源創生中心主要處理包括氟化鈣污泥、
清洗晶片光阻劑產生的異丙醇(IPA)與晶邊清洗液
(EBR)廢液、混合廢溶劑等。

聯電指出,氟化鈣污泥因產出量大,且處理技術成
熟,2019年啟動創生中心規劃時,即將氟化鈣污泥列
為標的物之一,並與合作廠商立盈評估將其處理設備
建置在聯電廠內可行性。

聯電估計,創生中心運轉後,立盈每年可以協助在
廠內將5000公噸的氟化鈣污泥資源化成人工螢石再
生,並轉售至鋼鐵廠作為煉鋼助熔劑,減少鋼鐵廠使
用天然螢石數量,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同時有助減少
聯電廢棄物委外處理量與成本,避免委外不當處理的
風險。

為加速循環經濟發展動能,台積電將會在各地設置
更多的零廢製造中心,聯電也會將創生中心的循環經
濟模式拓展至台灣所有廠區。

世界先進(5347)並未設置零廢製造中心或創生中
心,不過內部基於資源循環再生與環境永續共融理
念,制定永續原物料政策,並報請董事會通過,積極
與內、外部利害關係人共同建置永續原物料循環合作
網絡,提升第3方認證的原物料比率,實踐最佳化的
循環再生原物料使用與效率,並大力推動創新的循環
商業模式。

世界先進盤查發現產出的廢棄物中,占比最高的是
廢酸、廢溶劑及污泥,這些廢棄物多數經過物理處理
及熱處理程序後,作為工業級原料、水泥或路磚等摻
配料,以進行再利用;若是無法回收的容器,則交由
合格廠商清洗後重新使用。部分含有具價值的金屬,
如廢五金、白鐵、鋁等,則交由廠商回收再利用。

晶圓代工廠攜手供應鏈夥伴,積極推動循環經濟發
展,力求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共同邁向企業成長與環
境保護共贏的目標。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