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能進半導體生態系?亞歐文化溝通從喝咖啡開始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蘇思云台北2025年2月8日電)
捷克第二大城市布爾諾,充滿學生、創意與活力,成
為台商前進捷克布局的熱門之選,緯創、英業達、宏
碁等台廠均落腳於此。不過,相隔9000公里的距離,
台捷真的大不同,就連喝咖啡、請款,都能體現文化
差異。

走進電子代工大廠英業達位於布爾諾的加工廠,觸
目所及皆是冷白色調,綴以灰褐色機台,背景則是隆
隆的運轉聲,乍看之下,與台灣工廠相差無幾。

然而,員工用餐區的一座咖啡販賣機,以及財務室
中一個不起眼的黑色上鎖保管箱,都成了台捷文化差
異的印記。

捷克採彈性工時 講究職場平等不喜歡加班也無責任


目前在捷克投資的台廠為數不多,英業達台籍主管
Peter在捷克工作已有5年,談起職場文化,他毫無猶
豫地說「歐廠最大的文化差異,就是不喜歡加班,不
會有責任制」,這對台廠而言是一大考驗。

在台灣,加班已成常態,主管在下班時間透過Line
交辦事項更是屢見不鮮,但這樣的情況在捷克不會發
生。

Peter表示,在捷克即便有加班費,他們也不喜歡加
班,相當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遑論責任制,如果真
的非得加班,必須提前告知,不能當天臨時通知。員
工基本上休假時不會接電話,他們不喜歡被打擾,因
為「看到訊息,放假心情都沒了!」

雖然如此,在Peter眼中,捷克人工作態度算是不
錯,配合度也高,當地工廠採8小時彈性工時,因為
捷克人沒有睡午覺習慣,中午只休息30分鐘,因此常
見的工作時間是早上8點至下午4點半,也有不少人喜
歡7點半上班,早點上工、早點下班可以彈性運用。

另外,台灣講究職場倫理,以「報告副總」、「報
告主任」為開頭,「收到」為結尾的語句已成辦公室
對話日常,但台灣這套職場生存法在捷克恐怕行不
通。Peter說,主管宣布指令、員工遵從,在台灣是理
所當然的事,歐洲講究職場平等,捷克人對公司政
策、流程若有意見都會直接提出,「不是總部說什麼
就做什麼」。

捷克人不幫公司墊錢 辦公室、工廠都要有咖啡機

Peter帶領記者走到他的辦公區域,小巧空間一覽無
遺,簡單的辦公桌,旁邊則是一個黑色上鎖的保管
箱,裏頭放著財務室準備的零用金。

在台灣,如果需要採買文具用品,或是客戶拜會需
提前準備茶飲小點,通常是由員工先墊錢購買,再拿
著發票或收據向公司請款。

不過Peter表示,捷克人不喜歡將自己的錢用於公司
支出,所以公司必須準備零用金,當員工有需要時,
就會到財務室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英業達設廠過程中曾發生「咖啡
機」事件,恰好凸顯台捷文化認知差異。

Peter分享,歐洲人愛喝咖啡,幾乎把咖啡當水喝,
因此員工提議希望公司能設置咖啡機,當時他向台灣
總部反映,總部第一時間有點疑惑,因為認知上捷克
廠區是工廠,並非辦公區域,怎麼會提出要設置咖啡
機的想法。

經過解釋,台灣總部了解歐洲的咖啡文化後,從善
如流,在用餐區域設置了咖啡機,讓捷克員工得以在
小憩時,喝杯咖啡提振精神,順利化解可能因認知差
異而產生的勞資嫌隙。

西歐工會傳統抗爭激烈 捷克勞動關係平衡忠誠度高

宏碁捷克總經理切赫(Toma? ?ech)受訪表示,相
比於企業在西歐可能面臨與工會激烈談判,捷克在勞
動關係上相對均衡,企業若需要調整人力,可以採取
比較靈活策略,成本也不會太高。

切赫也認為,捷克人通常有較高的忠誠度,當公司
建立穩定的團隊與工作地點後,不用太擔心隔壁設立
新公司,面臨人才被挖角的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捷克為效仿台灣半導體經驗,台捷
啟動合作,包括外交部台捷韌性計畫下的先進晶片設
計研究中心(Advanced Chip Design Research Center,
ACDRC)於去年10月揭牌,協助捷克充實人才;另有
國研院半導體研究中心與捷克理工大學攜手開辦IC設
計課程。

負責執行台捷IC設計課程的台科大電子工程系教授
陳伯奇觀察,捷克學生提問相當踴躍,即使已經下
課,也常常打破砂鍋問到底。參加課程的捷克理工大
學學生尼夫特(Ji?i Nyvlt)則是分享上課心得,他
說,從晶片的設計開端到實際製造,原以為這是進入
職場後才可能做到的事情,沒想到在學校也能辦到,
十分期待自己設計的晶片能付諸實現。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