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4組抗中聯盟? 學者:可能聚焦出口技術外流管制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2022年08月21日電)美國發
起晶片四方聯盟(Chip 4),學者分析,美國目的應
不只是推晶片製造,外界研判美國可能是要和台灣、
日本與韓國一起推動半導體出口、技術外流等管制,
形成「抗中聯盟」,但這對在中國投資較多的韓國相
當為難,台灣也須步步為營。

Chip 4即將召開預備會議,經濟部提出台灣倡議的
兩大方向,分別是半導體供應鏈合作與其韌性,以及
重要晶片供應安全。

經濟部官員說,半導體供應鏈的合作與韌性,包括
半導體供應鏈分工,如何在面對疫情、戰爭、天災等
各種風險時,確保供應鏈韌性;其次,重要晶片產品
的安全與有效供應,包含車用晶片、高階製程等產
品。

官員強調,目前Chip 4具體內容雖尚未明確,仍處
於各自的官方互動,但經濟部與國內各半導體業者始
終保持密切聯繫。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分析,經
濟部提出的供應鏈安全方向是從台灣角度來看,台灣
在半導體代工雖強,但在設備、材料仰賴美國、日
本,台灣、美國以及日本間,都有互相仰賴的領域。

李淳說,若美國只是要推動半導體製造回流,其實
只要和個別國家談即可,因此外界研判,美國可能是
要和台日韓一起推動半導體出口、技術外流等管制,
形成「抗中聯盟」,台日韓有各自角色,但這也讓韓
國很為難。

李淳分析,美方倡議可能涉及一定程度與中國脫鉤
的壓力,所以才會先找在中國投資較多、條件也較多
的韓國談,美國作為倡議國,可能是希望能先釐清韓
國最終立場為何,台灣對此也須步步為營。

對於台灣參與Chip 4利弊,李淳建議,台灣半導體
產業結構與美國相當密切,無論從供應鏈,或是情報
蒐集角度,都應參與Chip 4,就算有與韓國同質競爭
性高的擔憂,但仍應積極參與,不要被排除在外,才
能掌握情勢。

美國日前通過「晶片法案」,除了希望拉抬美國半
導體製造與研發,也拋出要與台、日、韓三國組Chip
4晶片四方聯盟,並宣布半導體技術出口管制,包括3
奈米以下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禁令,在在都
被解讀是劍指中國。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