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法案效應 學者建議政府推演產業風險

(中央社記者郭建伸台北2022年09月1日電)美國晶
片法案牽動國際政經局勢,立法院今天舉行座談會,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紀昭吟表示,政府應留意半
導體人才的培育延攬。中經院資深副執行長李淳表
示,台灣產業面臨美國壓力和中國制裁,政府須審慎
推演。

美國總統拜登8月9日簽署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 CHIPS Act),整體規模將達2800
億美元,並計劃邀集台灣、日本及韓國共組晶片四方
聯盟。

立法院數位國力促進會及民進黨立委劉世芳今天舉
行「美國晶片與科技法對台灣產業及地緣政治影響座
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及產官學界與會,探討晶片法
案效應。

擔任立法院數位國力促進會會長的劉世芳表示,美
國通過晶片法案除了影響產業供應鏈與經貿,也須關
注地緣政治與國安層面效應,晶片法案不僅牽動晶片
四方聯盟進展,也可能影響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
面進步協定(CPTPP)和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
政府各部會應留意後續效應。

劉世芳表示,晶片法案第103條規範,受補助業者
10年內不得在中國實質投資先進製程,這限制雖不包
含成熟製程,但政府與業者必須因應相關風險,提出
應對方案。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所副所長紀昭吟表示,晶片法
案通過有助於台、美半導體產業鏈合作,可望降低台
廠在美投資的成本壓力。

紀昭吟提醒,由於晶片法案提供人才向美國流動誘
因,政府應留意半導體人才的培育延攬,而政府也應
協助將先進製程根留台灣,維持台灣競爭優勢。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表示,晶
片四方聯盟的主要目的是抑制中國,晶片法案實施
後,台灣產業面臨美國壓力和中國制裁風險,政府須
審慎推演。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
表示,美國政府近來提出的國防產業及美國製造業報
告,都指向科技夥伴須具備「可靠性」,未來台灣需
留意製程、資訊、人員安全的問題,才能使科技產業
成為美方可靠夥伴。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