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發展生醫 翁啟惠:缺經理人才、健全股市防炒作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2年9月5日電)生策會會
長、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台灣發展生醫產業,
較缺乏經理人才,智慧財產保護、醫療保險適用性要
加強;早期資金與前中後期產品研發、臨床實驗的連
結也相對缺乏。

他也說,健全股市發展同樣是健全產業發展的重要
關鍵因素,他指出,一般投資人對生技產業不是很瞭
解,很容易讓有心人炒作,建議強化股市分析師品
質,防止利用興櫃及新創平台炒作。

翁啟惠今天受邀2022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
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BTC),透過視訊的方
式以「後疫時代台灣生醫科技發展利基」為題發表演
說。

翁啟惠表示,生醫產業的演變,從疾病治療至個人
化精準醫療,到涵蓋治療、早期檢測、預防和保健的
精準健康;隨著ICT(資通訊)高科技結合,增加效
率和精準度,包括AI(人工智慧)、IoT(物聯
網)、5G、8K、雲端、遠距、視訊的成熟,已進入
生醫產業的數位精準健康時代。

翁啟惠指出,過去的創新突破帶來重要的生技發
展,自1980年代以來,台灣已經成功的發展半導體及
資通訊技術產業。然而,為了面對新的挑戰與改善經
濟,台灣必須積極投資新產業,以確保永續發展並維
持高品質的生活。

翁啟惠說,台灣使用的醫療產品大部分還是來自國
外,自有品牌產品還是有限,台灣可以盤點台灣優
勢、聚焦健康醫療需求、整合資通訊產業與生醫關鍵
技術、原料,建構更彈性、快速應變的友善法規環
境。

他指出,產業一定要國際化,台灣的法規必須與國
際連結,布局關鍵產品、領先制訂國際標準與規格,
發展生技創新產業、鼓勵跨領域合作與人才培育;鼓
勵醫療創新、透明和開放的醫療數據、臨床資料庫使
用政策。

針對生醫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翁啟惠表示,產業
發展首重人才,台灣在經理人才比較缺乏,生技公司
也相對小,智慧財產保護也需要加強,在資金面,早
期資金與前中後期產品研發、臨床實驗的連結也相對
缺乏。

醫療保險也要跟上生醫產業發展的趨勢,翁啟惠舉
例,目前包括生物製劑、抗體、細胞、基因治療目前
都還無法獲得健保支付。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