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學院起步維艱 國發基金:會扛起注資大任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2年9月11日電)去年
底,總統蔡英文親自為台灣新成立的4所半導體學院
揭牌,承諾給護國群山更多支持。國發基金執行秘書
蘇來守表示,學院成立之初會有許多待辦事項,但資
金面不用擔心,「我們出的錢會比企業多」。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世界占有領先地位,不過近幾年
慢慢浮現人才隱憂。

為了把握產業優勢,教育部特別訂定「國家重點領
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政府與民間企業
共同提供研究學院運作資金,協助頂尖國立大學與研
發領先企業合作設立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

目前國內已有4所半導體學院,分別是成功大學的
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陽明交通大學產學創新
研究學院、台灣大學重點科技研究學院,以及清華大
學半導體研究學院。

其中,清華大學找來有半導體界「浸潤式微影之
父」、台積前研發副總經理林本堅擔任院長,讓外界
對於清大半導體學院發展有高度期待。

不過林本堅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坦言,原本以為自己
只要做個好院長、好教授,沒想到光是行政事務就耗
費相當大心力,企業雖有產學合作計畫並投注經費,
但多希望這些資金用在研究計畫相關,導致能用於學
院經營的部分捉襟見肘。

對於林本堅的關切,蘇來守說,國發基金歷年獲利
頗豐、現金流也充沛,因此扛起注資大責,依教育部
訂定的「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
例」,與民間企業共同提供研究學院運作資金,「企
業出多少、我們就出多少」。

蘇來守舉例,假設學院與3家企業有產學合作,企
業撥的經費各自是2000萬元、2000萬元、3000萬元,
加總是7000萬元,國發基金就會跟著撥7000萬元;此
外,國發基金除了產學合作會相對出資,企業捐贈也
可以相對出資。

也就是說,如果某一家企業除了產學合作,還另外
捐贈1000萬元,國發基金還會再撥1000萬元,「學校
每找到1塊錢,等於拿到2塊錢」。

蘇來守表示,實務上,企業不論是產學合作或是捐
錢,確實常會看到指定專款專用,但國發基金會相對
出資,這些錢學院就能拿來運用,不論是研究計畫、
學院營運,或是聘請優秀師資都可以。

半導體學院才剛起步,許多執行細節還在摸索,蘇
來守表示,學院除了產學合作經費,還有捐款、學雜
費等收入可運用;學校要努力的地方在於尋找更多願
意產學合作的企業,因為企業出多少、國發基金也會
相對出資,資金面不須太過擔心。(編輯:林淑媛)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