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逾3/4民眾有聽損風險 20世代聽力最弱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2年9月22日電)電聲元
件大廠美律(2439)公布微聽損大調查,發現逾3/4的
人恐有聽力損傷風險;20世代「耳力」最弱、40世代
耳機開最大聲,提醒耳機音量勿大於60%、勿連續使
用逾1小時。

電聲元件大廠美律實業今天舉辦「40未滿,耳力已
老」微聽損大調查記者會,呼籲各界正視娛樂性聽力
產品造成的聽力損傷問題。

美律總裁黃朝豊今天指出,呼應WHO今年「謹慎用
耳,聆聽聲活」(To hear for life, listen with care )的
口號,美律委託天下雜誌,針對近3個月有使用過耳
機的20歲到49歲民眾,發起微聽損大調查,共回收
1874個有效樣本。

調查結果顯示,已有超過3/4的人近3個月有耳朵異
常狀況,可能有聽力損傷風險;且不分世代,都缺乏
保護耳朵的知識。

根據調查,20世代使用耳機時間最長,有近8成
(77%)年輕人幾乎每天使用耳機,顯見娛樂型態的
改變,讓20世代幾乎耳機不離身;同時,20世代常有
聽不清楚對方聲音或內容的情形,以44.4%居世代之
冠,甚至還高於40世代。

此外,長時間、高音量的重度沉浸使用者以40歲至
49歲最突出。40世代不論在追劇、線上會議及學習
上,用耳習慣均達高風險值(連續使用耳機超過1小
時,且音量高於60%),顯示其暴露於較高聽損風險
之下,其中又以男性居多。

聽力師陳雪霞指出,若長時間超過警戒範圍,會造
成毛細胞的損傷,進而影響聽力;而聽力的損傷是不
可逆的,建議民眾發現有聽力漸弱的問題,要盡快至
耳鼻喉科。

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醫師張弘在現場分享,微聽
損全名為「輕微聽力損失」,指的是較為輕微的聽力
受損。雖然一般情況下,微聽損患者仍可聽到聲音、
與他人進行正常溝通。然而,在特殊情境中,微聽損
患者的聽力便會受到影響,近年來進入門診求助耳力
問題的民眾有年輕化趨勢,多數更伴隨時常耳鳴以及
耳朵過勞的狀況,通常與長時間、高分貝暴露在噪音
下有直接關聯,建議民眾定期進行聽力檢測。

美律實業健醫事業部處長吳夢璠指出,美國美國食
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在今年將建立一個不需處方
簽(OTC)助聽器的新類別,若如預期在今年底通
過,部分聽力輔具可不需經過聽力檢查與驗配,就可
以在一般醫療器械通路購買。

他補充,美律在醫療產品已布局多年,除提醒大家
「使用耳機音量勿大於60%」且「不要連續使用耳機
超過1小時」外,也希望倡導微聽損就跟輕度近視一
樣,只要即早治療,就能抑制惡化。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