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合作開發全國產智慧避震系統 助攻台灣車電產業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2022年10月5日電)國科會
補助逢甲大學研究團隊攜手產業合作開發「全國產化
之智慧電子避震系統」,能即時識別車前道路缺陷,
讓避震系統能因應路況動態調整,不但提升車輛舒適
性與安全性,更助攻台灣車電產業打入全球車輛產業
供應鏈。

國科會今天舉行記者會,發表逢甲大學副教授林昱
成與北科大、中原大學多名教授所組成的跨校跨領域
研究團隊,和奇美車電等國內業者合作開發出的「全
國產化之智慧電子避震系統」成果。

國科會說明,在國科會「自駕車次系統關鍵技術研
發專案計畫」支持下,林昱成研究團隊運用AI等技
術,開發出智慧電子避震系統,能即時識別車前道路
缺陷,使避震系統能根據不同路況進行動態調控。

國科會表示,此技術不但可有效改善車輛乘載舒適
性,也提升車輛操作穩定性,更提供台灣車電產業自
主尖端感知、控制技術,有效提升車電產業的國產化
研發能量,有助其打入全球車輛產業供應鏈。

林昱成研究團隊也完成實車搭載與功能測試,也與
合作業者積極將技術導入相關應用產業,價格僅國外
類似產品約1/3,極具市場競爭優勢,並可根據不同應
用需求,開發出客製產品。

國科會說明,「全國產化之智慧電子避震系統」系
統應用AI影像辨識技術,能在時速100公里以下,即
時辨識20公尺內的坑洞、減速坡、人孔蓋、伸縮縫、
水坑、積水等6種道路鋪面缺陷。

不僅如此,研究團隊也建置出第一套「台灣特有道
路鋪面缺陷資料庫」(TPDID),樣本數高達8.9萬多
張,比國際上既有的資料庫更符合台灣實際路況,不
但可提升AI道路缺陷感知系統準確性,還可協助道路
養護單位提升道路修補效率。

研究團隊也根據道路鋪面缺陷的感知結果,發展出
一套基於深度強化學習控制決策方法,避震系統因此
能適應不同路況,學習動態調控,例如行經坑洞、減
速坡或積水時,就可即時調整避震器。

國科會強調,這套智慧電子避震系統的零組件、控
制器,都是台灣自主研發,除符合車電產業需求,有
效提升台灣車電產業在關鍵零組件上的競爭優勢,也
可提供自駕車更佳乘坐舒適性與車輛安全性。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