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論壇登場 增進技術交流及產業鏈結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2年10月5日電)氣候變
遷凸顯提升供水韌性為當務之急,水利署今天舉行海
水淡化論壇系列活動,由國內外大廠分享國際海淡技
術,為台灣的海淡市場增進技術交流、策略合作及產
業鏈結,為興建海淡廠鋪路。

水利署透過新聞稿表示,海淡廠列為科技造水一
環,因應極端氣候造成的缺水風險增加,規劃在新
竹、台南兩地興建海淡廠,兩計畫已在7月通過環
評,預估合計產水量可達每日30萬噸,未來完成後可
減少降雨依賴,增加保險水源,讓多元供水更加完
備。

另外,海淡廠的興建也符合世界潮流,達到低排放
污染、低能耗、高產水、高鹵水回收等效益。

論壇邀請國內外海淡廠商分享國際技術開發趨勢,
台灣廠商由國統國際、有泉科技(以色列GES代理
商)和坤立實業(丹麥Danfoss代理商)分享在澎湖、
金門等離島地區百噸至千噸量級海淡廠興建及營運經
驗。

水利署表示,坤立實業發表主動式等壓壓力交換
器,藉由監控系統增加系統可靠度及降低運轉成本;
國統以無加藥前處理配合自製高壓泵、能源回收裝置
等獨有技術,能在澎湖地區將每噸產水成本降到3度
電以下,並已持續運轉18年。

國際廠商也分別對RO產水核心系統配置、操作及
營運管理、海淡和綠電共構等議題提出建議及方案。

例如,法商Veolia提出新型蜂巢構造RO系統,具安
全、易安裝、減少占地面積等特點;以色列廠商IDE
依靠豐富經驗及由AI 演算能力,使以色列Sorek B海
淡廠能耗降至3.0kWh;日商日立造船發展出與太陽能
光電系統結合的海淡/綠電共構脫碳型海水淡化系統。

西班牙Acciona則介紹從良好的產學鏈結發展出眾多
海淡自有技術,並分享其操作及營運管理。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