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 印度前官員看好台印科技合作部署全球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2年10月7日電)經濟部
政務次長陳正(示其)今天表示,台灣雖不是品牌垂直
領導者,卻是供應鏈橫向領導者,會積極和新南向國
家政府進行產業對話、人才交流;印度前資通訊部次
長薩哈尼則說,預期印度電子生產成長速度將會非常
快,盼與台灣合作,將印度人才帶來台灣作出貢獻。

薩哈尼進一步表示,印度現已有超過100家獨角獸公
司,隨著科技不斷推陳出新、新公司不斷成立,台灣
也希望能在科技層面做到長遠深厚投資,以印度做為
基地,可將科技部署全世界。

「財團法人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今天舉行第6屆
「玉山論壇」,主題為「振興、再定位與重啟連結」
(Revitalizing, Reorienting, and Reconnecting),邀請9
位國內外資深官員分享經貿、IT資訊、農業、健康照
護等面向,共同探討更多合作契機。

外交部政務次長田中光表示,從新南向政策推出至
今,台灣已簽署超過80項備忘錄與合約,涵蓋貿易、
投資、教育、農業、科學、技術等交流,去年雙邊貿
易額已破紀錄達1400億美元,今年截至7月,台灣整
體海外投資18個夥伴國總額已超過22億美元,新南向
政策效益顯現。

陳正(示其)指出,2010年台灣對外投資標的80%都在
中國,顯示經濟韌性並不安全,因此蔡總統在2016年
開始推動新南向政策,將台灣放在國際社群中心,政
策核心即是提高韌性。

陳正(示其)表示,觀察2016至2021年外商直接投資
(FDI)概況,除印度小幅縮水,東協國家投資大幅
成長;至於台灣,在疫情掌控得宜之下,海外直接投
資增加,台商都意識到,中國投資環境正逐漸惡化
中,因此開始將生產量能移到中國以外地區,包含回
流台灣或至新南向國家等。

攤開台灣在新南向國家投資足跡,陳正(示其)分
析,台灣有4項特徵,代工生產(OEM)仰賴客戶信
任,也有很多中小企業能迅速適應市場需求,以及良
好IP智財保障和工業聚落。

陳正(示其)表示,台灣雖不是品牌垂直領導者,但
是是供應鏈橫向領導者,會積極和新南向國家政府進
行產業對話、人才交流等,增強經貿合作,共同打造
韌性供應鏈,並推動永續發展、在地產業向上升級;
也希望合作是制度化、法制化,與相關政府簽署貿易
投資協議。

薩哈尼(Ajay Prakash Sawhney)樂見台印合作,
「歡迎台灣精密電子產品在印度生產,但並非為印度
生產,而是以印度為基地,為全球生產」;最近很高
興看到鴻海富士康到印度導入半導體投資,相信可讓
半導體公司成長「至少是今天規模的10倍」。

薩哈尼並說,預期印度電子生產速度將會非常快,
約成長25%以上,因此一定要有足夠韌性,將供應鏈
與市場、生產基地之間的距離縮小。另外,印度人才
非常充足,盼與台灣合作,並將印度人才帶來台灣作
出貢獻。

田中光回應,以電子產業生產來看,印度是軟體領
導者,台灣則是硬體端領導者,相信雙方合作將是
「佳偶天成」。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